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改变社会 改变自我——访我校第四届“十大社团人物”张兵

来源:校社团联合会 韦盼盼   4-18   阅读:
T AAA

“当你看到社会的另一面时,每一个青年学生都会有一种改变社会、改变自我的冲动。”

张兵,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兼任第十五届研究生会副主席。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目前有多篇学术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独自编辑出版《刑法》法条汇编一书;曾荣获多项奖学金,竞赛奖等荣誉,并当选中国政法大学第四届十大社团人物。

记者就当选我校第四届“十大社团人物”对张兵进行了采访。

记者:你好!

张兵:你好!

记者:首先恭喜你当选十大社团人物。

张兵:谢谢,其实都是大家的支持。

记者:可以介绍一下法律援助中心吗?

张兵: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法律援助中心(以下简称法援),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社团组织,隶属于社团联合会,业务上直接受中国政法大学校团委指导。自04年成立以来秉承“立足法治,匡扶正义,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宗旨,充分运用我校雄厚的法学资源和法学强校的优势,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各项业务,并联合机关、律所等相关单位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扶。我们现在有自己的办公室、网站,以及一些成型的活动,可以说在不断地丰满壮大。

记者:请问你当时是为了什么而加入法援的呢?

张兵:当初加入法援仅仅是凭一腔热血,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法律修习者,应该实践锻炼自己。但是在后来的接触过程中,感觉肩上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因为我们在接案过程中接触到很多社会最底层的事情,所以慢慢地演变为一种想为社会做点事情的意愿。可以说是从自发到自觉地转变过程吧。当你看到社会的另一面时,每一个青年学生都会有一种改变社会、改变自我的冲动。

记者:在法援,每个人都能得到很多锻炼吧?

张兵:是的,可以说每一个加入到法援中的同学,都是在不断地成熟和成长。以为只有经历过,人才能长大。

记者: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法援活动是哪次?

张兵:我们去年组织去了海淀区唐家岭民工村进行普法宣传,去之前只是听说那片地方是大学生和民工蜗居的地方。到那里之后,跟当地的负责人联络上,我们就在大街上选了一个地方摆好普法台,等着大家来咨询,结果等了整整一个上午,来咨询法律的人寥寥无几。

所以对于如何提高人们的法律素养,真正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是我一直关注的事情。也许普法不是很务实的事情,所以我们法援这个学期开始实行诉讼代理制度,从个案中解决当事人的法律疑难,希望真的能对当事人起到帮助的效果。

记者:能谈谈在法援工作的心得吗?

张兵:第一就是克己修身,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好,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就是现代的大学生要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是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像在法援里接触的事情,可能平时在社会上都接触不到。所以,我常告诫自己:要改变社会,先改变自己,使自己强大起来,才能改变你的周围环境。

第三就是,要善于与人打交道,要与当事人有很好的感情交流。这样别人才会对你有种信任,相信你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开展自己的工作。

记者:最后再说说法援的未来吧。

张兵:这个学期法援的指导老师换了,也提出了一套新的思路,刚好和我们一直想发展的路径契合了。就是以法制宣传和日常值班接案为主,以诉讼代理案件为辅助,把发展的重心偏向到诉讼代理和同学实习上。

用知识表达爱心,他让多彩的青春焕发出耀眼的光芒;用法律匡扶正义,他让平凡的人生增添了珍贵的足迹。一次次普法活动,他将法送到需法之人手中;一次次法律实践,他将法送到学法之人心中。他用一次次行动向我们诠释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奉献。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