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强产生力量,爱心创造奇迹。当这句话又一次在法大的校园中响起时,一群心怀美好梦想和坚强信念的年轻人走上了“感动法大“的舞台。他们自强自立,他们顽强拼搏,他们用微笑诠释着坚强,用坚强谱写了一曲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青春之歌。
2006年,我校开始深入开展 “自强之星”暨“感动法大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如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评选活动发掘了大量大学生积极进取、奋勇拼搏的感人事迹,展示了大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直面困难的模范形象。今年,为了让我校同学更加深入了解这些“感动法大人物”背后的故事,即日起,本网特联合学生处共同推出《他们•感动法大》人物系列报道,了解他们聆听他们,从而让更多法大学子能在自强中获得力量,在勇敢中学会生活!
磨难是一种财富,奋斗是一种幸福。但愿会有更多人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力量,不仅仅是感动,也不仅仅敬佩,更是一种自信而坚强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直面人生、努力奋斗的执著精神。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访2009年度“感动法大”人物何平

《他们•感动法大》人物系列报道之七:何平
他的家乡是不幸遭遇“5•12”大地震破坏的四川,他的父母年事已高饱受病患侵袭,作为家里的独子,他深深地了解自己所应背负的一切。面对着上天施加的种种困难,他却并没有颓废丧气。
正如他内心一直所坚信的:他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状况,但可以选择用自己的努力开辟前进之路;他不能决定命运施加给他的重量,但可以决定自己以什么方式承受生命之重。于是在法大这一片承载梦想的热土上,他气势磅礴地让梦想化作了自己的翅膀,在暴风雨中骄傲地翱翔。
他,就是商学院06级工商管理2班的何平,一个在苦难面前笑容淡泊的大男孩。
苦难面前也要微笑
21年前,何平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小乡村里。何平的父亲和母亲在婚前都曾经有过婚姻失败的经历,几经波折,终于在不惑之年走到了一起。而一个新生命的降临无疑给这个重新组建的家庭带来了欢乐和希望。
童年的生活对于何平来说简单而充实。尽管家境贫寒,但年幼的何平却早早地懂得了如何去面对生活。在学校里,他成绩优异,名列前茅;而在家里,他也是父母的好帮手,承担起了大部分力所能及的工作。在老师和父母眼里,何平算得上是一个乖巧而讨人喜欢的孩子。
高中毕业,何平考上了向往已久的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冗杂的学杂费用对于他并不宽裕的家境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但父母仍然毫不犹豫地将何平送进了大学的殿堂。承载着父母浓烈的爱和殷切的希望,何平更为刻苦奋进地投入到了学习和生活中去,以累累硕果去回报父母,去证明自己。在法大的三年来,他几乎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他以国家助学贷款交纳学费,以勤工助学和校外家教赚取自己的生活费用。刻苦的学习使他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他没有将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挥霍,而是一点一点储存了起来,有一天他将用自己的力量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只有依靠自己的奋斗才能改变命运,才能给父母带来幸福。”这是他从多年的苦难中学到的心声。
上天似乎是在捉弄人一般,就在何平一步步向梦想迈进时,接二连三的打击再次给他的心蒙上了一层阴影。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给四川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此前何平家已经是村里的特困户,加之地处受灾较为严重的区域,地震给他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财物损失严重。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农历09年的除夕夜,父亲的突然倒下更是让焦虑止不住地在何平的内心蔓延开来。何平出生的时候,父母都已年逾不惑,现今已过花甲的二老由于长年的操劳,疾病的阴影也不可遏止地缠上了这个屡经苦难的家庭。何平的母亲有风湿病,基本干不了重活,而这一次父亲因为脑出血而偏瘫更是使家里失去了唯一的劳动力。任何的一项意外发生在寻常人的身上,也许就已经能够将之击倒;然而面对着层叠累加的这一切挫折,何平却一如既往地坚强。得知父亲生病的消息后,一向孝顺的何平第一时间赶回了家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悉心照料父亲,寸步不离。原本何平有着考托福争取公费留学机会的梦想,也因为这一次的意外暂时搁浅。对于何平来说,父母的爱是支撑着他一路走来的一大支柱,那一份反哺之情是他直面挑战的根本力量所在。
带着希望和梦想前行
和许许多多大学生一样,何平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是他人生的又一个支点,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成就一番事业。尽管就物质条件而言,何平和大多数的人并未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是也许正如他所说的:“人格意志上的富有才是真的富有”,“披荆斩棘,奋力前行必然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作为班里的生活委员、团支书,他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将工作做到了最好。自主设计的班刊、“12•9”晚会的巨大成功、前往“智光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志愿服务……一系列的活动举办得有声有色,而中国政法大学07-08年度优秀团支部和07-08年度首都高校“先锋杯”优秀团支部的称号则是对他和同学们辛勤努力的最好注解。
去年的奥运会对于何平来说同样是一次不平凡的经历。在奥运期间,何平先后参加了07年铁人三项世界杯赛(“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08年奥运会铁人三项赛以及08年残奥会公路自行车赛的志愿服务工作。在他参加的各项志愿者服务工作中,何平都尽心尽力,注意与同事们通力合作,确保了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也正是因为他的出色表现,他先后被授予“好运北京”测试赛优秀志愿者、奥运会铁人三项赛优秀志愿者、中国政法大学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对于何平来说,这一段宝贵的经历不但开阔了他的视野,提高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真正地理解了无私奉献和团队合作的涵义。
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何平并未忘记回报社会。他坦言“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也就没有他的今天。”在危难中坚强地成长的他比任何人都了解困境中的援手将会带给别人多么深远的影响。于是,时间和财力并不宽裕的他依旧坚持时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他去过敬老院,做过许多份兼职家教的工作,为困难的孩子捐过衣物,也为生病的同学捐过款。21岁的何平早已深深地明白知恩图报的道理,面对困难,他要勇敢地生活,同时他要把这一份勇敢带给更多的人,在世界的角落里播撒下更多的阳光。
即将迈入大四,何平也开始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开始盘算。商学院出身的他,想要成为一名企业高管,或是一名公务员。在学校内外积极参加的各项工作的经历无疑使他在应付挑战时游刃有余,为他梦想的实现增添了不少砝码,但是何平还并不满足于此:刚刚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计算机二级考试的他,又打算在暑假过后,尝试向全国司法考试发起冲击。对于何平,不断地挑战、不断地进取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帮助他一步步脚踏实地,迈向未来。
瘦瘦高高、看起来并不十分强壮,这是何平给人的第一印象,但是就是在这看似单薄的身体里,有着一股最强大的力量,震撼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这股力量,只能来自于一颗最强大的心。正如他想要送给法大学子们的话里说的一样,“把面对困难、迎接挑战作为人生的必修课,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提升人生的境界,我们最终将会走向成功”,何平,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