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时光·漫步 大学·校园】大学四年,我这样度过

来源:王兵华   6-18   阅读:
T AAA

昨晚参加了院里的毕业晚会,我是匆忙从长沙赶回来的。大学毕业了,整整四年就这样过去了,想来真是感慨万千。

想当年刚大学入学的时候,辅导员蒋老师和张老师还是刚刚走向工作岗位,而如今,岁月把她们俩都变成了孩子的妈妈。宿舍附近的撒拉人家拉面馆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那里的一个小伙计当年还是个娃娃,而现在已经是个大小伙了。

都四年了,我究竟是怎么度过的呢?

大学里,学习上除了翻遍图书馆的书籍以外乏事可陈,基本上是遇到过几个对胃口的老师和讲座,修了180个学分,写了几十万字的文章以及买了上千本书。

最值得一书的是课外时光。

还记得,06年大一暑假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北京城做保安,身份证被扣押,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还被人狠狠地打过两掌,结果工资收入却少得可怜。还记得,07年暑假,一个人呆在宿舍研究《三国演义》,那时每天还跑到网吧去下载电视剧回来看。还记得,为了写好毕业论文,我啃完了四十四卷本的《胡适全集》,跑到南京图书馆看《陈炯明文集》。

也还记得08年在行政法诊所实习的时候,见到过那么多无助和哀伤的眼神,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不远万里进京上访,而面对她们却是官方踢皮球式的冷漠,也许,他们也知道我们学生爱莫能助,也许他们仅仅想有个倾诉的对象。啊,那些孤苦伶仃和老泪纵横的人们啊,我是多么地想帮助你们啊!为了帮助你们,我曾专门跑到陶然亭那边去,帮助一位大叔解答他关于土地纠纷的问题,小小地资助了一位靠沿街拣食垃圾的大妈,她可是来京二十余年了啊。

也还记得,为了加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我还专程去过天津小站练兵园,那可是当年叱咤风云的北洋军系的发祥地啊!还记得,为了解中原文明,我跑去郑州的商城遗址边追古溯远,但感觉讽刺的是,遗址土墙那些洞里竟然还住着生活潦倒的现代人,是时代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抛弃了这个时代?

还有,津、郑两地博物馆里的青铜和瓷器给人印象深刻,天津梁启超故居给人以向上力量,长沙黄兴路步行街的那些铜像很具生活品味,拉萨山顶上的空气很稀薄爬山很艰难,东莞惠州那边遍布的厂房使人想到中国劳动力的廉价,南京图书馆的图书让人流连忘返,青岛那里辽阔的大海令人充满遐想和探索的欲望,金陵总统府的寂寥和喧闹对比异常强烈,让人对历史生发沧桑之感……

毕业了!以后怕是这样游历的机会不多了,迎面而来的将会是工作的重负、面容的衰老和怎样精打细算过日子。

离别了,我的大学!尽管我对这所大学有些地方并不认可,但是,不可否认,四年大学,使我收获良多,它给了我独立的人格魅力和自由的精神世界,这些是我一生的财富。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