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2009届毕业生,他们即将告别大学校园,与曾经的四年挥手说再见,漫步、回望,无数点滴涌上心头。让我们伴随着离别的歌声,聆听,那些难忘的时光:
迎新篇:
还记得刚来到大学时,带着那份初离家的憧憬与忐忑;还记得父母离开学校时,一个人站在宿舍楼门口轻声哭泣;还记得最初拿着标有1122的住宿卡直奔11号楼;还记得初到学校师兄师姐的热情照顾,忙里忙外……第一次离家一个人来北京生活,心中总是有些忐忑,但初来乍到,师兄师姐们那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心,确实使人感到温馨,感到自己又不是一个人了,没有了父母在身边,但却突然收获了更多的情谊。
——丁宁
当我离开故乡来到法大,最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师兄师姐热情的笑脸。从陪同办理入学手续到带领熟悉校园,再到帮忙购物铺床,不知不觉中,离家的伤感已被一种真诚的关怀融化。记忆里,师兄师姐就是我在法大遇见的第一道温暖而亮丽的风景!
——杜敏
大一刚入学,在迎新的时候,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学生会很温馨,师兄师姐们对我的帮助很大,这种感觉很实在,我当时就想着以后一定要加入学生会。
——杨阔
刚到学校的第一天晚上,两个师兄一个一个把我们找到,也找到了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当时什么都不熟悉,老乡师兄找到我,用家乡话和我聊天,那种感觉特别温馨,我想这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晓龙
军训篇:
记得我们军训那会,全班22个女生住在一个大寝室,现在想想都觉得难得,大家一起经历了欢笑经历了泪水,而最亲的姐妹情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培养出来的。还依稀记得中秋节那天正好赶在9月18日,在那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却一个人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在异地过中秋,心中的滋味煞是难受。傍晚时分,与寝室一姐们背靠背,拿着军队发的月饼,朝着自己家乡的方向,想着家中的父母,想着眼前的军训,思家的情绪与军训的累苦一涌而来,然后两个人一起痛哭流涕。话说当时呢,还是阴天,没有月亮,那滋味,真是一言难尽。呵呵。接下来就是看学校的慰问演出,听着一首首思家的歌曲还有那《军中绿花》,不禁泪流满面,回校后看军训时慰问演出的照片,只见照片上一片正在哭鼻子的女生。也许那时会觉得苦,但现在想想,都不觉得什么了,只有美好的回忆。于我,克服一个人离开家在异地生活的困难,这段经历,对我的整个大学生活都产生了很好的积垫作用。
——牟牟
14天的难忘在于,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第一次因为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政法大学”而汇聚,南腔北调合奏一支绚烂的歌。
是军训,让我们迈出从陌生到熟悉的第一步。
——小亮
军训的时候最有趣的事情是,我当时是在九连,我们教官对我们比较好,每次吃饭的时候我们都去的比较早,吃的比较早。旁边连队的被教官罚做俯卧撑,我们一边吃一连看,感觉特别好,大家都很高兴。
军训确实应该作为大学生第一课,可以得到很多锻炼,确实有好处,有一点就是军训回来后就会发现我们学校是多么的好,尤其是食堂。还正好碰见了和我特别好的一个老同学,小学、初中都是同班,高中也是一个学校。当他叫我的时候感觉特别兴奋。
如果现在还有机会去军训的话,我肯定会去,只是时间不要太长,太长了恐怕受不了呢。呵呵。一个星期正好。现在还是很怀念军训的那段时光的。
——晓龙
社团篇:
我三年都在我们院学生会,在学活302开例会,布置任务,在主楼地下室赶宣传海报、PPT,在礼堂紧张准备院里的各种大型活动,这些就是我的日常生活。说实在的,真的很累很疲劳还会紧张、兴奋,但是最多的是快乐,和大家在一起工作,我很快乐!
——杨阔
至今我仍忘不了大学生涯的第一场面试,我也永远忘不了走上台的那一瞬间的感受,所有的人都用半审视半期待的眼神看着你,在那一刻,我仿佛成为了聚光灯下的主角。
从大一的享受工作,到大二的承担责任,再到大三的运筹帷幄,三年的成长史都深深地烙上了校学生会的印记。也曾彷徨,也曾迷惘,但终于度过千般挑战。犹记得07年的那届“学术十星”颁奖典礼结束的那个晚上,在礼堂,人潮们开始缓缓退去,最后偌大的空间里只剩下我和一直与我并肩战斗的几个人。我们一起静静地坐在舞台上,相互倚靠,谁也没有出声。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停止了。当我们的付出终于换来回报,当我们用稚嫩的肩膀去承受的重量终于放下,这感受是多么的玄妙。这一刻我并不激动,平静得可怕。我回味着晚会的每一个细节,就像是在审视自己的孩子一样。微笑开始不可抑制地爬上嘴角,那一刻,我所有的念头,只是去好好地睡一觉,然后醒来,然后继续挑战。
——王丽君
曾经,社团成了学习之外最忙碌却最快乐的所在;现在,身在局外的我仍然怀念那段什么都不懂却又什么都想尝试的社团生活,怀念社团里的人以及我们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光。多年以后,如果可以回来,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社团办公室,因为那里有亲切的怀念。
——杜敏
实践篇:
印象最深的还是当志愿者的那回吧,作为铁人三项的志愿者,从2006年到2008年,三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服务岗位,安保,技术,市场开发;从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北京的变化,中国的变化,其中苦乐,着实值得回忆,但我想经历了这一段,于我,都是一生的美好回忆,一方面因为它着实精彩,另一方面因为它圆了我8年前的奥运梦。
——牟牟
做志愿、实习、找工作,做过奥运志愿者,去过企业,去过律所,每一份感受渗入我的心中。是社会和校园这两个背景的映衬,让我发现作为学生的可爱和稚嫩。但,这四年,我们的成长快过以往任何一个阶段。母校已经搭建了我们走向更广阔天地的桥梁。
——小亮
情谊篇:
就要离开校园了,突然回首,最怀念的也许是大学的包容和多彩,也许是青春的不悔和单纯,也许是我20年后想起这段生活时那再也不能重走一遭的复杂心情,但我想寝室最亲的姐妹情,还有可爱的师弟师妹,我所尊敬的师兄师姐,以及并肩奋斗的战友情,都将是值得我最怀念的吧。也许多年后回首,头脑中浮现的仍将是那一张张熟悉而又可爱的笑脸。
——丁宁
我想,再过若干年,我依然能清晰记取班级里面每一个熟悉的面容。
他们一个个性格鲜明,拥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把自己的梦想融入毕业选择,探索着考公务员和考研之外的新世界。这些绚烂的姿态启发着我——其实我们的生活还可以那样,而不是这样。
是法大,让我和优秀的你们在一起!
——小亮
这四年的时光里,有一个人就像是灯塔,照亮了我这一路的航程。他就是校学生会的指导老师团委副书记王明宇老师。王老师给人的印象儒雅而干练,他的话并不多,但是每每能切中肯綮,直指问题要害。而最使同学们心折的是,作为一个老师,王老师却从来不会给同学们以距离感,他更像是我们的朋友,在一个又一个挑战面前和我们站到一起,共度难关。作为校会的指导老师,王明宇老师所承担的责任是巨大的,在我的印象里,他总是很忙,有着一堆有一堆的事务等着去处理。或许是责任决定态度,他对我们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已经不记得多少次在把自以为做得很出色的材料送到他的面前,却只换来淡淡的一句:这里还需要作修改。也曾为此倍感委屈,偷偷流泪,但终于发现自己渐渐地找到了一颗精益求精的心。也许,有这样的老师,才有了这样的校会,也才有了这样的我。一切的一切,都被打上了一种恒久的精神烙印,支持着一个群体在时间的旷野里,踽踽独行。
——王丽君
对于与她邂逅的这样一个纯美的遇见,我心怀感激。自此有了要坚定与一个人走下去的信念、为未来努力奋斗的动力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大家会以一个结果为共同奋斗目标,即便面临毕业,我们也会手拉手坚定得走下去。这是一曲成熟并且纯真美好的大学恋歌。
——何丹宁
最想说的是我们乒乓球队的教练,彭渤,他和我们的关系特别好,简直就不像是学生和老师,而是朋友。当面我们就直接叫他老彭。他做过国家队的陪练,乌克兰、英国国家队的教练,你想,水平特别高,在他看来,我们这些人就是不会打球的人。但他教我们的时候特别耐心,特别细,从动作、发力等特别深的地方去指导。打比赛的时候,眼睛特别贼,一眼就能看出对方的弱点在哪里。刚才他还叫我去喝酒呢。呵呵。
——晓龙
学习篇:
虽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忙,虽然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我始终没有忘了作为一名学生自己的本职——学习。也许我的自习时间不是最多的,但却是高效的,我想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个目标,定了目标,就要向着这个目标而努力,抛却一切的浮华,摈弃一切的诱惑。大学的包容,自由,使得我们有了更多的空间,这也就要求我们更好的规划自己,懂得自己应该干什么。四年,我懂得了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学到了什么更重要,懂得了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不懈的去努力。
——某同学
对工作我特别上心,但是对学习,真的很懒惰,觉得占座辛苦也就不占座,选课从来都选冷门不用抽签的老师。我觉得大学不仅仅是学习,它还包括很多其他的经历,比如社团和一些其他形式的实践,还有就是玩,也许过完了四年大学,我们一辈子都再难有这样年轻的心境和精力好好玩一场了。
——杨阔
大学中我很大的一个遗憾便是没有认识很多老师,所以至今我的思想高度和人文素养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而这些,我相信通过与老师们的交流讨论是可以拔高的,我们学校像以宪法、行政法为代表的老师们都有着深厚广博的知识和文化素养,是很好的学习交流对象。但由于种种因素,大学期间我并没有与老师有更多接触,这着实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何丹宁
无缘由地喜欢法大的中文专业,带着梦想开始了大学的学习生活。才发现,原来中文在法大是那么边缘,不服输的我选择用阅读充实自我:中文、社会学、心理学、法学,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我不能选择自己的专业,但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和态度。
——杜敏
娱乐篇: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吃,我比较喜欢吃也爱做。我一直很不理解的一件事就是为什么蜀园那么多人去,我一直觉得那个地方说便宜也不便宜,说好吃也不好吃,大概这就是师兄师姐的影响力吧,都成为一种传承了。
——某同学
四年,法大,青春在这里。我们把欢笑和泪水镌刻进四年唯美时光,我们把梦想放逐在心爱的校园。
被爬过无数次的军都山,也都记取了我们全班的欢声笑语和朝气蓬勃的身影了吧?
——小亮
告别篇:
从团体来看呢,以前总是会设计一台毕业晚会,我觉得这样不错,这是我们四年大学生活的结语,一定要响亮而精彩。从个人层面来想呢,以前的我会给相处很久特别要好的师姐买些小礼物,或者请他们吃顿饭好好聊一下天叙一下旧。但现在的我到了“被送”的时候,但我是不提倡大家一醉方休请客吃饭的,哪怕没有过多的言语和物质,情谊在就好。也许真正在乎的是在大四的人走了之后我们还不忘和他们保持联系,我们只是告别了大学生活,而没有连朋友也一同告别。所以,不要一送了之——“老死不相往来”。
——牟牟
当我们面对大一的师弟师妹时,就如同自己回到四年前,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我们都曾走过那么相似的生活轨迹,从迎新,从军训……
——小亮
忽然之间,回头想想以前走过的路,比如高考,也和现在的离别一样,触及我们敏感的神经。可等我们经历过了才发现,这是一个终点和起点的问题。毕业了,新的起点在延伸。
——盼盼
大家走了又不是说不回来了,只是大家又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再去结识新的朋友。现在的也依然是很好的朋友。其实学校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但当我们都离开了以后,再回想起这四年的生活,就会感觉那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晓龙
现在的心情还是比较难过的。大四毕业,这代表了很大一个年代的结束。而对于这样长久的时间停留的一个地方,真的已经有了感觉,以后再看到学校的某一栋建筑某一个角落抑或是某一处花草,应该都会想起当年自己曾经在这里做过什么的吧。会想念起那个时候的自己和珍藏起来的过去岁月。这跟玩游戏不一样,读了存档就可以保存,大学四年,自此以后你是不再可能重新经历的了,每当这样想,便会觉得伤感。
——某同学
原想潇洒地转身离开,却又不得不回顾这过去四年的生活,做一个简单的总结。过去四年里说不清是成功多于失败,还是失败多于成功。这四年肯定是有很多很多遗憾的,但最主要的已不是这些遗憾,而是自己对这四年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所有的快乐,都会一丝悲伤的痕迹;就算再完美的事情,也都会有一个遗憾的角落,又何必太在意那些已经错过和失去的呢?我想十年之后如果能够再次回到学校,最想去服务楼前的秋千上坐坐,望望自己曾经呆过的宿舍,看看那时候的学生是否还和我们过去一样显得匆忙和稚嫩。朋友,不管能不能再见,都一路顺风。
——某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