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是一个寻觅的过程,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承受着局外人所不知道的奔波和煎熬。然而,他们却一直往前,越挫越勇,总是相信,希望在明天……
采访对象:黄家吉,政管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05级1班,目前尚未找到工作。 记者(以下简称记):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找工作的?黄家吉(以下简称黄):大四刚开学吧。 记:到现在为止,找工作期间都做了哪些努力?黄:去年9月到11月每天泡在图书馆里准备公务员笔试考试。11月底开始各处跑公务员考试,先后参加了国家、北京、广西和天津公务员考试,前三次考试没有进入复试,天津公务员考试的结果还没有出来。在考公务员的同时也投了很多简历,有一些有回复,目前正在各处面试。 记:这么多的公务员考试再加上找工作,你是怎么处理好的?黄:我由于专业原因和个人兴趣一开始就决定要考公务员,所以目标很明确。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时候也注意方法而非死做题,所以时间花得不是很多但效率还可以。但我也不是完全依赖考公务员,考得上自然好,考不上也算积累一些经验,所以我会趁一些空余时间到处投一些简历,给自己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记:通过什么渠道获得各种就业信息?黄:我每天都关注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比如国家人才网、中华英才网之类,当然还有学校BBS和就业信息平台,这些对我的帮助都很大。此外,学校会及时通过手机短信通知一些公务员考试时间信息,我觉得这个非常有用,学校和导员作用发挥得比较及时。再有就是和找工作的一些同学多交流,大家互通有无。我觉得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是找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你在找工作而不是工作在找你,不上心是没有道理的。 记:不管是公务员考试也好,找工作也好,面对没考上或者被拒这些打击你是怎么调整自己然后继续的?黄:找工作很难是必然的,但没必要因为受到打击就放纵自己,在宿舍整天打游戏啊喝酒啊什么的没有必要。我觉得这个时候更要平静下来,努力去找,真正地上心。充分地去准备,认真地去对待,对自己也对别人负责。我觉得心态是关键,即使在特别艰难的情况下都要自信乐观。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自己具备承受落差的能力,相信落差是必然的,心里要有信念,只要努力都会成功。 记:快要毕业了,现在有什么打算?黄:我现在在参加一些面试,有些已经有意向。同时我也准备申请去当村官。我觉得村官是很好的一个就业选择,我听说很多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为农村建立了网站、设立了一些项目。虽然很多人将其作为一个就业保底的打算,但我觉得没有必要那么功利,如果当了村官,那么就在基层好好地做一番事业,为农村做点贡献。在城市竞争压力巨大的今天,农村可以让你很有作为,更有可能把自己学的东西发挥出来。我不担心在毕业前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好的工作可以放低要求,月工资3000的工作找不到,1000的会难找吗?其实工作有很多,关键是我们心态。 采访后记:采访中,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黄家吉良好的心态:努力地去准备、为自己争取机会,即使失败了也不放弃,仍然以饱满的热情继续加入找工作大军。对于未来,他很明确方向也从不曾放弃追求,他同样对工作有美好的期许但从来都务实地实践着。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有最好的估量、最坏的打算、最实际的做法。相信良好的心态一定能够帮助他找到满意的工作,也相信良好的心态一定能帮助每一个努力的人获得成功。(记者 陶琦)
采访对象:鲍汝健,女,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5级国际政治系本科生。
就业目标明确:考公务员、出国
主要经历:
08.11.29 北京 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外交部
09.1.10-09.1.11 北京 报考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
09.1.16 北京 外交部面试
09.2.21 杭州 参加浙江公务员考试
09.3.22 南京 参加江苏公务员考试
09.4.25 长沙 参加IELTS考试
鲍汝健一直将报考公务员作为最根本的目标。她觉得专心地去攻一个方面,成功的希望就会大很多。同时她将出国作为学习英语的一个突破口。出国读研对提高英语水平是很有好处的。回国后再参加公务员考试就很有优势了。
记者:平时关注国家和学校的为毕业生们提供的就业相关的政策和信息么?有没有从中受益?
鲍:就业相关的政策信息班长一直都在以短信的方式转发给我们每个人。但由于我的第一取向并不是找工作,因此也就没有太过关注。学校为了帮助同学们通过公务员考试的面试,开设了一个面试培训班,可惜当初去外交部面试时这个培训班还没有设立,没能够用得上,也算是一点遗憾吧。但是我们院里的设立的部分项目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比如说去新西兰的计划就是基于院里的项目,一共两个名额。此前我已经去长沙参加了一次雅思考试,现在又正在努力准备第二次的去长春的雅思考试,希望能够抓住这一次机会。
记者:发现你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四处奔波着寻找机遇。奋斗到今天你觉得累么?能谈谈心得体会么?
鲍(笑):考公务员原本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必须抱有越挫越勇的气概。这一个多学期以来我最大的体悟就是要保持一颗充满希望的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困难才能够被克服。对于实践层面上的体会。我想提的就是在考试之前一定要先适应相关的题型,如果想报考外交部之类的部门,英语也一定要抓好。
(记者 暨秉恒)
采访对象:蒋同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05级学生,和多数找工作的同学一样,目前在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努力。
记者:你为什么会选择找工作?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呢?
蒋:在大学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不适合学术,所以我就没有像大部分同学那样先准备考研,考完研后再准备找工作。当我下定决心找工作后,在大三的暑假我就开始关注工作方面的信息,并且在一些企业实习。到了大四,真正投入到了找工作中。我经历了很多面试,也到过一些小企业工作,但是有的是因为觉得自己不是很适应所找到的工作,有的是因为感到在那里发展潜力实在太小,所以就放弃了这些工作。虽然现在还没有落实工作问题,但是我觉得我过去面试和工作的经历是一笔财富,不仅使我获得了面试和实践工作的经验,更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是自己适合的,什么样的企业会有更好的发展。
记者:经历了这么多面试,也做过一些工作,但最终放弃了那些工作,你为目前工作还处于待定的状态感到遗憾或者担忧吗?
蒋:在找工作中遗憾倒是没有多少,在整个大学中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好好学习。面对这样的状况,我还是有点着急的,但是我相信自己,只要坚持下去,肯定会找到满意的工作的,我一直都在行动。哲学上说,量的积累到达一定程度才能达到质的飞跃。我想,我过去的经历,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是为我最后的成功进行量的积累。所以,对未来我还是有信心的。
对于我放弃的那些工作,我并不后悔。因为我觉得工作不仅仅是安身之本,更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接受一份根本不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样的后果很有可能是折磨了自己并且最终一事无成。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敢想敢做,不能畏首畏尾,现在不闯,等到年老时就更缺乏奋斗的激情了。也有人说,面对找工作的严峻形势,应该先就业再择业,我觉得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最迫切的需要和人生理想进行选择。
记者:目前你具体在做什么呢?
蒋:前一阵我刚回老家参加了家乡的公务员考试,很期待家乡的公务员成绩的公布,因为考试的时候自我感觉还不错,不管是否能够通过,我只是想看看自己实力如何,而成绩正是一个重要的反映。
现在我还在在关注国家或者学校有没有什么新的政策,看看身边有没有什么新的机会。我觉得今年国家和学校比前几年更加大了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支持力度,如果及时地了解到了这些政策对我们就业应该会有很多好处。我了解到国家出台了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最近学校在进行相关招募工作,我想试一试。说起大学生就业信息,我为过去错过一个去非洲工作的信息而遗憾,当时就是没有注意到这样的信息,导致错过了难得的机会。所以,我觉得如果决心找工作就应该积极主动地搜集准确的信息,了解到越多政策、信息,说不定就为自己增加了成功的筹码。
(记者 赵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