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2009就业访谈实录之三:给自己明确的定位

来源:新闻中心   5-15   阅读:
T AAA

在这个季节,还有一些人,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目标,他们坚持着自己的坚持,备战即将到来的挑战,考试,是成功迈向未来的一座需要攻克的堡垒,让我们来看看备考一族的想法……

采访对象:蒋皓,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05级1班本科生。

主要目标:考研、公务员

主要经历:

09.2.21北京北京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昌平区司法局

记者:本科毕业以后的打算都有哪些?

蒋皓(以下简称蒋):其实我的目标很明确,一直都定在考研上。后来抱着去尝试一下的心态我就去参加北京公务员的笔试。毕竟这一次去参加考试不管成功与否,都将为将来的就业积累经验。

记者:你对今年的形势怎么看?

蒋:今年国家和学校明显加大了扶持毕业生的力度。拿考研来说,国务院推出了各高校研究生扩招的政策,对我们考研一族来说,机会明显加大了。另外站在法科学生的角度来说我还想提提司考。全国司法考试号称“天下第一考”,以难度大、通过率低著称。但是去年国家就改变了政策,一方面扩大了应考学生的范围,大三的同学们也可以参加考试了;另一方面也放宽了评分的尺度,使司考通过率大幅提高。据我所知我们学校去年去参加考试的同学大多都通过了司法考试,而这对于毕业想进入公检法机关就业的同学是很必需的。

记者:在面对毕业的过程中,学院和辅导员们对你们的选择又曾起到什么样的帮助么?

蒋:对于我们这一届同学们来说,由于司考政策的变化,大家都面临着考研和司考的双重选择。能够做到两者兼顾的同学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同学都在为取何舍何而迷惘。院里就专门为了这个问题召开了一个全院大会,为同学们分析了考研和司考的形势。辅导员给出了以下建议:取舍应该视个人情况而定,如果毕业后打算继续深造,家里的经济情况也能继续负担读研的费用的同学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考研上;而对于毕业后有意向先就业的同学来说,应该把重点放在司考上。院里本来大概有80%的人都想去报司法考试,具有比较大的盲目性,这次全院大会后就有差不多20%打消了这个念头。

记者:你已经通过了报考昌平区司法局公务员的笔试,如果面试也顺利通过,对于公务员和考研两方面的选择你会如何取舍?

蒋: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是一个很难取舍的问题了。其实我也和父母商量过这个问题。他们的意见倾向于直接去做公务员。毕竟现在工作不好找,能够通过笔试和面试的双重考验也很难得了。但我的意向还是希望继续读研,通过读研获得更强的竞争力,我不担心将来会找不到工作。我相信如果我坚持这一点,父母也会支持我的选择的。当然,如果面试没有通过的话,这些问题也就不用去考虑了。

记者:能谈谈你这近一年来准备考研和公务员考试的心得体会么?

蒋:首先要有决心,有决心才能够有动力。同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在面对考研或者找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很多意外情况时,要能够迅速作出反应,这是很重要的。第三点就是毅力了。我想不论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都是一个长期战斗的过程,有毅力才能撑下去,也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最后我想提的一点就是勇气和自信。作为中国政法大学的毕业生,我们必须相信自己的能力,并拿出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锲而不舍地奋斗下去。如此才能对得起父母,也对得起自己。

(记者 暨秉恒)

采访对象:政管院的程陇阳(化名,以下采访内容中用程代替))同学现已通过北京某机关的笔试,目前正在紧张的面试准备过程中。

记者:您对怎样看待今年国家的就业政策的呢?

程:对国家今年的就业政策还是比较关注的,它还是面对最大多数学生的,我相信它对大多数毕业生还是起到很大作用的。由于金融危机等原因,国家今年尤其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因此出台了更多很有力度的指导就业、促进就业的政策,像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村官制度、西部志愿者等;同时对贫困生就业等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另外还设立了就业基金等。

记者:您对学校促进就业方面的措施如何看待呢?

程:我认为学校在促进就业方面已经尽了很大努力,同时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很多学生都起到了一定的帮助。像----学校举办的模拟招聘会,很多机关的校园招聘会等;学院也会在第一时间将就业信息传达给同学们;就业指导中心还有一对一面试辅导班。

记者:您认为在公务员的报考、准备等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程:首先说公务员报考,经验教训告诉我,应该避免一些过火的职位,职位是有限的,而报考的人却是无限的,竞争也是很残酷的,因此我们在选择职位时一定要审时度势,正确定位,尽量选择可能性比较大的职位;笔试准备,这是很重要的一环,也是第一步,既然树立了考公务员这个目标就要去好好准备,不能抱太大的侥幸心理;面试准备也是很重要的,针对不同职位,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学校在面试辅导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最后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适度紧张,就能促使我们去认真准备,而保持平和的心态就能使我们更好的发挥,同时也能正确的面对挫折。公务员考试需要实力,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运气成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我们好好准备了,就足够了,不用被最后的结果困扰。失败了也可增长经验嘛。

采访后记:整个采访过程中,程陇阳说话不紧不慢,态度真诚恳切,相信有着这样平和心态的同学一定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文/张明阳)

采访对象:李小默,大四政管院学生,来自吉林,现通过北京公务员笔试,等待面试结果。

记者:你的公务员面试情况现在如何,可以介绍一下吗?

李小默:我面试的是东城区老干部局,一共有六个人进面试,比例是六比一。其中有两个男生四个女生,有村官也有北京生源的,竞争很激烈。我准备面试的时间大概有一个多星期。发挥的时候感觉题目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自己还有点紧张。现在在等结果。

记者:您平常会关注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吗?认为效果如何?

李小默:会关注,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会多关注一点。国家的政策会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念。对于大学生就业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记者:学校在您就业方面提供过一些帮助吗?能切实帮助您找到满意的工作吗?您是如何看待学校的此类信息和政策的?

李小默:我平时经常浏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网站,从中获得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对于我找工作还是很有用处的。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学生信息的缺失,而且很有针对性。但是应该再提供更多的信息,更新的更快些,专业也要扩大,不仅仅局限于法学。

记者:您是如何得知学校提供面试培训的信息的?认为这种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您顺利通过面试?

李小默:我自己看到过网站上的通告。同学也告诉过我。面试是一个很复杂的考试,特别是北京公务员的考试,不会当场出面试成绩的。实力是一方面,运气是一方面。学校提供这个培训能让我们首先对这个面试不畏惧,也能有针对性地给我提出问题,让我们改进。特别是模拟面试,自己可以做考官也可以做评委,对于问题的发现和改正都是很有效的。

记者:您对公务员考试方面有哪些建议供师弟师妹参考吗?

李小默:我在公务员考试方面的经验不多,但是以我自身的感触来说,多做题是很重要的。如果有实力的话可以报招的人多的岗位。平时练习的时候要严格遵守时间,错得多的话也不要影响情绪,好好分析思路和出题人的意图,注重积累,会有好的成绩的。

(记者 王永强)

采访对象:小Y,04法学专业双学位同学。目前正全力备战司法考试。

记者:您对今年的就业政策有所关注吗?您觉得今年的就业政策跟去年相比有哪些不同呢?

小Y:还是有所关注的。跟去年相比,今年国家出台了更多的有助于促进就业、指导正确就业的方针吧,还增添了一些促进灾区学生就业的政策等。我觉得这些政策对我们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但这些政策不是针对所有人,我会把眼光锁定在跟个人相关的那部分上。此外,学校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就业的措施,像校园招聘会等,我们每个人也许最后并不能通过这样的形式找到工作,但至少通过这样的招聘会等可以增加面试经验等,对求职还是很有帮助的。

记者:您是怎样看待今年的就业形势的呢?

小Y:其实最近几年的就业形势一直不是很乐观,尤其今年由于金融危机,人们对此关注度提高,这也是今年就业形势显得相当严峻的重要原因。但正如我刚才所说,国家还是在努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为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了很多帮助性措施。因此,我们也不需过于悲观。

记者:面对这样的形势您觉得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呢?

小Y:我想我们首先应该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我不认为我们中国政法大学这么优秀的学校培养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其实所谓的找不到工作我认为只是大家找不到最理想的工作或最满意的工作,大家更多的是把眼睛盯着往上看,去追逐那几个仅有的工作,而不愿把眼光放得更开阔些。工作就像金字塔,塔尖的始终是少数,我们不能仅去盯着那个塔尖。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毕竟我们只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经验还不是很丰富,甚至没有工作经验,所以不要去过高的去要求自己,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积累经验我想还是很有必要的。

记者:很好的建议。请问您是怎么做的呢?最近在忙些什么呢?

小Y:最近在忙司考。考研失败后,我并没有急着找工作,而是打算先司考。找工作是随时可以做的,并不是很着急。我想无论做什么,找工作还是司考,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首先给自己确立一个目标,然后向着这个目标出发。

记者:作为双学位的同学,您又是怎样看待它的就业前景以及双学位这项制度的设置的呢?

小Y: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同学会选择读双学位,我想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来可以给自己一个缓冲,二来可以更多掌握一门一门专业,这对以后的就业工作是很有帮助的。就像一个政治学的同学,在学习了诸如行政法等之后,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当同时当前的双学位制度也存在一定得问题,很多的同学选择双学位仅仅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而不是真的对它感兴趣,甚至只是为了拿那个文凭,我想这是很没必要的。希望学校能进一步出台一些相关的措施吧,比如规定从选报双学位开始每个学期至少要修多少学分等。希望学校能对双学位重视起来,完善制度。

采访后记:看着这位乐观的小Y同学,笔者认为,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在校生,它决定了你是否愿意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上再选择一门专业,充实自己,为将来的就业打开门路,缓解就业压力。而对于即将毕业的学子们,也应该更清楚的认识自我,开阔眼界,找寻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并做好为之奋斗的准备!

(记者 张明阳)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