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第六届“学术新人”论文大赛颁奖典礼暨中国法治高峰论坛举行

来源:研究生会   5-20   阅读:
T AAA

5月18日晚,我校第六届“学术新人”论文大赛颁奖典礼暨“社会学语境下的民事调解制度”中国法治高峰论坛在学院路校区礼堂举行。我校终身教授、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主任江平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曙光教授、北京市仲裁委员会秘书长王红松女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陈桂明教授、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卓泽渊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傅郁林女士出席了该次活动,嘉宾们针对我国的民事调解制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法大学子奉献意义深刻的学术盛宴。

经过近六个月对183篇参赛论文的评议与筛选,本次论文大赛10位“学术新人”奖和20位入围奖获奖名单终于尘埃落定。颁奖典礼上,王红松女士首先致辞,她希望这项比赛能够培养法大学子的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能够养成“只向真理低头”的法律人风骨,培养美好心灵和扎实的学术能力,在今后承担弘扬法治的重任。

随后,李曙光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学术新人”论文比赛程序严格公正,参赛论文都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他指出我校要积极培养法律职业性、应用性人才,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希望同学们要直面现实,对现实保持批判性,同时要远离浮躁,树立宁静淡泊的心态。

随后,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正式开始。江平教授、李曙光教授、王红松女士、陈桂明教授、卓泽渊教授相继为获奖者颁发奖杯、荣誉证书及奖金。其中,江平教授勉励法大学子要以独特思想、独特创见、独特资料、独特结论、独创精神来做出厚实的学问。

颁奖典礼结束后,“社会学背景下的民事调解制度”中国法治高峰论坛在陈桂明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与会嘉宾从各种角度对民事调节行为发表了看法,结合中外民事调解实务与民事调解教育比较,提出加强中国的民事调解实务与教育的改进方案。各位专家对调解程序中“面对面”与“背对背”的调解方法的使用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各位专家激烈的观点交锋让在场的听众受益非浅,加深了法大学子对民事调解制度与实务的认识,也让这场颁奖典礼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气息。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