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以情带兵 执着前行——访校园保安队长张勇

来源:赵艳艳   5-11   阅读:
T AAA

编者按: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在法大校园里缓缓流淌的岁月。

今天,我们记录下的是一群人。他们生活在我们身边,很近又很远。或许熟悉,或许陌生。

直到有一天,我们去走近他们,认识他们,惊喜的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于是,透过文字和光影,我们乐意将他们的故事和心情与所有人分享。

其实,他们是你,也是我。

他们和你一起,用青春、用责任、用善良、用执着、用脉脉温情共同组成这个静谧和美、生生不息的校园。

以情带兵 执着前行——访校园保安队长张勇

在静谧祥和的校园背后,有一个群体默默地维护着这种祥和。立足今天,安排明天,他们总是未雨绸缪。他们的工作很琐碎,或许还有危险潜伏,但责任心促使他们认真对待每天的工作。

他们就是学校的安保人员。

他们生活是怎样的?他们背后有什么故事呢?笔者带着这些好奇,对法大校园保安队长张勇进行了采访。

艰苦奋斗十二载,四年四度军都春

张勇来自安徽农村,1996年底离开父母,只身来到北京至今已工作了十二年。从一个普通的保安到组长、班长、再到队长,临近而立之年的他已经对安保工作相当熟悉。在安保这一行里,人员变动性很大,然而张勇始终坚守在安保这一岗位上。

谈到当保安的原因,张勇说道,“16岁时我初中毕业,只考上了一个不太好的职高。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学会自立,我放弃了读书的机会来到了北京。刚到北京时,我感到很迷茫和害怕,但一想到离家时父母那夹杂着不舍和期望的眼神,我就有勇气和动力了。”从97年至今,张勇先后在对外经贸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作。05年8月,在安保公司的安排下,张勇带着27名队员来到了法大。转眼,这已是在法大工作的第四年。

也许当初只是想为父母减轻负担、学会独立而使他选择了保安工作,然而他却在安保这一行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坚持了十二年。让他如此执着的除了父母的期望,还有什么呢?

爱岗敬业,能屈能伸好男儿

“我们到每一个单位工作就像占领一个高地,要想取得成功就得竭尽全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单位站住脚,”张勇反复说到这句话。是的,在张勇看来,他就像带着27个“兵”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作为一个领导者,张勇引导、监督着整个队伍的工作;作为一个兄长,张勇照顾着队员们的生活和学习。此外,他还是一名普通的安保人员,凡遇重大任务他必与队员“战斗”在一线。“我觉得在管理中应当做到‘以情带兵、科学带兵’,这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我和队员之间只是几年的上下级领导关系,但是我们会是一辈子的兄弟关系,”张勇笑着说道。

谈起自己所带的兵,张勇告诉笔者,安保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除站岗值勤之外,24小时都处于备勤状态,即使在半夜,只要电话响起,就得出警。平时遇到大型活动都必须提前做好安保预案,在活动进行中要做好安保工作。比如礼堂的晚会,保安人员在各口站岗,看不到里面的表演,只能听到里面的歌声、欢呼声。活动结束后,他们还要负责清场。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往往去得最早、走得最晚。

“安保的工作性质决定着我们不仅要在危险来临之前防患于未然,还要在危险来临时走在前面。同时不能只会‘武’不会‘文’。‘文’就是要和人讲道理,讲文明礼貌。”谈到这里,张勇说起了刚发生的一件事。一位妇女到法大寻求法律援助,她到学校时法律服务部门已经停止接受咨询,门岗的保安按照规定不让她进入,而她误认为是保安故意为难,于是变得蛮横无理。当时,许多同学围着这位保安和妇女,妇女在谩骂着,而保安只能顶住妇女对他的恶骂,很平和地跟她讲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尊,而作为一个安保人员就必须学会‘能屈能伸’,本着一种服务而不是管理的心态来工作,把工作完成好才是安保这份职业的最大尊严。”张勇还说,他的队员有时心里难免委屈,但是他们都做到了“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学无止境,有志者事竟成

笔者在与张勇的交流中明显感到,张勇语言表达能力也远非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所具有的。问其原因,这才发现张勇有这样一段难忘、曲折的学习经历:

96年底,张勇初中毕业后就来到了北京,成为一名保安。98年他在对外经贸大学当保安,那时的他觉得自己和大学生相比差距很大并因此有些自卑。同时,他想多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于是决定通过成人高考读大学。那时,他每天要上九个半小时的班,其余的时间就自学。最辛苦的是参加外经贸大学办的考前辅导班的时候。从晚上九点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半,他必须上班。早上七点半下班后,他必须赶去上早上八点的辅导班,辅导班一上就是七个半小时。接下来的时间,他必须抓紧时间复习、看书。这样,他每天的睡眠时间仅在四个小时左右。凭着超强的毅力和决心,他坚持下来了。然而天不随人愿,他落榜了。落榜后,一度消沉的他在亲人的安慰下终于调整好状态,投入了正常的工作。

然而工作的同时,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于是,2003年他再次捧起了书本。皇天不负苦心人,这次他考上了,大学梦终于圆了!谈到这里,张勇说道,“尽管只是一个大专,但是对我而言,还是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我经历了一个由失败到成功的过程,所以一有机会我就用自身经历鼓励队员不要放弃学习,只有这样,将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他们大都只有十八九岁啊。”

张勇还说,现在他还在学习。虽然自己同队员的年龄相差不大,但在一些方面,比如网络,还是需要及时了解新鲜事物,至少不能落在队员的后头。他还告诉笔者,他的队员也有一些人是在工作之余学习。有人在学习烹饪,有人在学习驾驶,也有人在准备成人高考。“我仍然记得我离家时父母期望的眼神,所以将心比心,他们的父母肯定也希望他们可以出人头地。我真心希望他们都可以走得更远。”

感念双亲,珍惜拥有

说起自己的父母,张勇的语气变得些许沉重。“我对父母很愧疚,16岁就离家了,现在又无法在他们身边,”张勇停了片刻,接着说道,“我每年能够回一次老家就很不错了,而且回家的时间一般只有一周。节假日期间,包括寒暑假,我都不能回去。因为这时安保工作最为紧张,如果我回家,一来不放心这边的工作,二来队员们年龄更小,他们更想也更需要回家。”一份对工作的责任与对队员的关怀让张勇放弃了在节日与家人团聚的欢乐。

说到自己的妻子以及三岁的女儿,张勇的脸上写满了幸福。“不论我做什么工作,她都会支持我。我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所以有时候回家会对她发脾气,她总是让着我,因为她很理解我。家里的事她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女儿也是由她细心照顾。”张勇觉得,虽然这些年来,他的物质收获、生活环境远远比不上别人,但他并不后悔,因为温柔贤惠的妻子和聪明可爱的女儿就是他最大的收获。

对于自己的这份工作,张勇认为,选择了就应该把它做好,珍惜拥有,把握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张勇的突出表现领导们都看在眼里。参加工作以来,在北京保安服务总公司每年举办的“立功授奖评比”中,他两次获得三等功,05年还获得了二等功,连续五年受到嘉奖。在去年法大举办的“岗位技能评比”大赛中,他获得了一等奖。同时,他还担任保安分公司下属大队的团支部书记,并被评为“优秀团支部书记”、“优秀团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这些荣誉似乎已经不存在了,因为荣誉只是领导对我过去的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未来工作的激励,”张勇说道。在张勇看来,工作上的收获不仅仅是成绩和荣誉,工作的过程本身就是收获。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张勇总是这样对他的队员说:我们这28个人性格各异,各有所长,在我心里每个人都有一个位置,就像机器的零件,一个零件出故障了,整个机器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我们要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要把自己的同事当作朋友、兄弟。他的队员也是这样做的,他们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在生活中像亲人一样相互关心。

张勇还告诉笔者,他的队员大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却非常诚实、质朴,在学校里拾到的东西都会上交。“报告队长,我捡到了一个手机!”张勇明白,这个手机对他的队员来说意味着什么,也许是农村家里一个月的开销,也许是队员几个月的生活费。张勇还知道,在他的队员中,有的人每个月加上生活费只有200多元的开销,因此可以坚持每个月向家里寄八九百元。“我很佩服他们的孝心和毅力,可以感觉到他们身上的朴实。我也来自农村,在他们身上可以找到很亲切的感觉,”张勇若有所思地说。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张勇有自己的故事,而每一个保安队员也有自己的故事。他们正在用青春、汗水、真诚和善良书写着自己的故事。笔者仿佛看到,在眼前这个真诚、敬业、上进的张勇背后站着很多人——他的队员们。张勇只是他们的一个缩影,也许他们中的一些人正是十几年前的张勇,也许将来他们身上会有现在的张勇的影子,因为他们同样具有一颗真诚、敬业、不甘于平凡的心。

结语——平凡的感动

采访的最后,张勇希望通过笔者告诉同学们:这两年来,法大出现的治安问题主要是盗窃,盗窃现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是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学校是一个半公共场所,所以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几句朴实的话,却让人如此感动……

采访结束,笔者似乎找到了这位坚守安保岗位十二年的“老兵”执着的理由:那是一种把职业当作事业的热忱,是一种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是一种对队员的兄弟情谊和真切关怀,也是一种来自家庭的温暖、理解和支持。也许,你还读到了其他答案……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