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他一直行走在自主创业的征途中

来源:王永强   4-28   阅读:
T AAA

编者按: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在法大校园里缓缓流淌的岁月。

今天,我们记录下的是一群人。他们生活在我们身边,很近又很远。或许熟悉,或许陌生。

直到有一天,我们去走近他们,认识他们,惊喜的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于是,透过文字和光影,我们乐意将他们的故事和心情与所有人分享。

其实,他们是你,也是我。

他们和你一起,用青春、用责任、用善良、用执着、用脉脉温情共同组成这个静谧和美、生生不息的校园。

他一直行走在自主创业的征途中

世界总是有太多的东西让我们感动和惊叹,但在这里,我记录的不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学术人物,不是一个悲天悯人的慈善人物,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一个正行走在自主创业的征途中的大三学生。行走是一种摸索的努力,一种坚持的快乐。(由于当事人不愿透露姓名,所以我们只称“他”)

从山里走到首都

他出生在湖北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小山区里,家庭并不富裕,或许童年的很多东西给了他自强自立的决心,支持着他一直行走,行走在通向梦想的路上。

高考让他从山里走到了北京,但谈到高考,谈到现在的政法,他似乎有些不满意地说:“政法并非是我意愿之中的大学,只是听了父亲的建议来到了北京,来到了政法。刚刚入学的时候,太多环境的陌生,太多现实的残酷,自主创业的念头就已经初见萌芽了。只是那个时候的我思想不是很成熟,也不知道自己该从哪里开始,更不用说发展了。我只是在心里想着,并了解一些行情。在去买东西时,也会和商家谈一些经营的成本和收益的状况。”

“只是当时没有钱,家里也不是特别支持。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批发一些小商品,在校园里来销售。但最终没有做到这一点。一直到大二大三的时候才有了第一次机会。”

记得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的主干道上挂着一个迎新条幅,写着:怀揣着一个梦想,法大会给你一个希望。现在看来,或许他就是那个把梦想转化成希望的人,而且他一直把握住希望,一路行走。

从梦想走到现实

命运厚爱有准备的人,天道往往酬勤。

他的第一份“事业”,就是接手了政法学子所熟悉的外卖“蔬必益”。

当时的“蔬必益”在法大已经初见市场,期间在法大BBS上看到了蔬必益招合伙人的帖子,这给他的创业带来了第一缕晨曦。

刚开始他只是想尝试一下,并没有打算完全投入进去。先从家里要了5000块,作为启动资金。这个还比较顺利。但后来他拿定了主意,开始珍惜并坚持他的第一份事业。这一次是2万块的投入,而这2万元人民币对一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他劝说父亲支持他的想法所付出的努力也许不是我们所能想像到的。当成功拿到父亲拿来的钱时,他是兴奋的,感激的。

从一些原料的采购到厨师的聘请,再到业务员的培训,他开始在忙碌中体验全新的感受,也苦也累,不分白天黑夜的日子,不分平时周末的日子,真正的得到和失去,真正的快乐和辛酸,只有自己可以体会。

梦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刚开始的经营还是营利的,但后来逐渐开始入不敷出,慢慢变成大规模的财政赤字,于是法大校园里就少了一道骑着自行车送外卖到宿舍楼下的风景。他开始总结,是不是自己的哪个经营环节出了问题。最后他决定了放弃蔬必益的模式,而一个新的想法已经在他的头脑里逐渐闪现。创新,是他所追逐的目标。

在决定放弃蔬必益的时候,他手里早就已经没有现金,而4、5千块的结余也是压在了那个实体店的转让里。

有些许的难过吧,他只不过是把扎根心中的梦想多撒了一点阳光,多灌了一些雨露,所以它生根发芽了,虽然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但是那坚挺的身躯已不再畏惧风雨。

谈到最后的亏损,我问过他是否很心疼,他却给了我一个震惊的答案。他立刻笑着说“会觉得对不起家里,但是对自己并不心疼,自主创业本来就很难,100个人里面能成功10个就不错了。再说我也并非是一无所获,我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和体谅,也结识了一个事业上的好伙伴,我们两个人在一起能够很合拍,互相支持。这对我们现在即将展开的事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从开始因为共同的梦想一起打拼,到并肩一起奋斗在“蔬必益”,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想起来,还觉得是很神奇,但是最后还有一个伙伴在自己身边,很值得了。我是把钱赔进去了,但是得到的这些是一辈子的财富,千金换不来,包括我得到的那些经验和教训,还有这个朋友,真正的友情必定是在共患难的日子建立的。”

从现在走到未来

人都是有着天生不可克服的惰性,对于旧伤口本能的远离。而他却又上路了。

现在的他在策划着自己大学生活中的第二个项目。这是一个介绍工作的公司。具体运行模式是从一些大型企业拿到一些中高档的岗位,替这些企业进行第一轮面试,并给面试者进行职业评析。他说这不同于以往中介,是一种新型的,三方互动的新形式,而且是中高档的,提供的工资一般是在月薪3000元以上的。而他也笑称,这也可以为我们学校的就业率做点贡献嘛。

这是一份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不再是仅仅在昌平这个小范围内活动,他把业务范围扩及到了整个北京的各个高校。关于公司的筹建,关于公司的知名度和信用度,关于面试者的招聘范围和企业的赞助,关于计划的完善整改,所有的事情开始社会化,艰辛的程度可以想象。

一个大三的学生,他还有自己的学习,创业的日子,学业自然耽误了很多,但他一直坚持着自己行走的道路,从未放弃。当问到他以后学习怎么办的时候,他说学习肯定还是要的,每天早上回来去上课,下午再去做事。也许坚持就是这样的付出和辛劳才能有所收获吧。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个细节都是现场直播。

他把每分钟过的都很充实,他不想浪费了这日子,这青春,这年华,所以一直在路上,一直毫不懈怠的坚持下去……

后记:

在与他的交谈中,他回顾了从进入大学前的生活到如今忙碌的项目,他的心理历程并不复杂,只是存在着一个目标,那是他的理想所在,是他对成功的定义和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对创业的激情,尽管他明白这条道路上肯定充满荆棘,但他依旧坚持着那个信念,不要说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毕竟我们都梦过,而敢于向着梦想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的人,值得那些掌声和鲜花。未来对于谁都是一个可以幻想的国度,今天你用什么装点了你的梦,明天它就会以那个色彩迎接你,一点一滴,都是自己走过的痕迹。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