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是法大学子的优秀代表,他们是青春年华的动人说明。他们身上闪耀法大人特有的学术才情,蓄积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怀。他们尽情挥洒着青春力量,绽放着绚烂梦想。他们是全体法大人的榜样。
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充分展现法大毕业生精神风貌和扎根基层、奉献西部的生动形象,2009年3月,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和法大新闻网联合设置专题栏目,持续刊登报道文章,启动“梦想绽放 青春力量——中国政法大学2009届毕业生就业先进典型系列报道”工作,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军都学子中的优秀典型,有效激励全体毕业生提升就业观念、坚定报国志向、激励进取心态、实现成长成才。我们惟愿:“他们的成功成为我们的动力”。通过汇集和展现这些现实中的就业故事,分享身边的青春榜样的成长感悟,让每一个法大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青春梦想,在这条最终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梦想绽放 青春力量】系列报道之五:
梦想起飞在未雨绸缪时——记签约天津选调的2009届硕士毕业生卞钰陶

梦想绽放 青春力量——中国政法大学2009届毕业生就业先进典型系列报道之五
我始终笃信着:机遇永远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如果说,在我的就业之路上确有什么值得交流的,那就是从那“五分努力”中收获的心得吧。我愿把自己最真实的就业经历和所有的同窗以及师弟师妹们分享。
——卞钰陶
虽然没有面对面的机会和卞钰陶交流,但在电邮里面,那回复得满满的采访提纲,足以表达了她真诚、谦逊的内心,在分享自己的精神财富故事时,毫不张扬,毫不吝惜的述说和提醒让笔者深有感触。一个人在她与你相处的第一个开始,仿佛已经看到了全貌……
卞钰陶今年通过了天津市选调生的考试,就业单位是天津市委宣传部,谈及在此之前的准备时,她坦率地说:五分努力、五分运气吧。是事实?是诚恳?更多的我想应该是谦虚。在一问一答式的采访中,笔者体会到了卞钰陶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求职思路。
兼职练好基本功以防身无长物
当被问及“您在读研期间有没有一些社会实践方面的经历,其间获得的与工作相关的经验是什么”时,卞钰陶这样回答:“大学和读研期间,我都参加过一些社会实践,基本上就是在一些机关单位做些日常事务。记忆最深的还是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做学生助理的这一段经历。可能因为就业中心这个部门工作的特殊性,既需要跟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也要为同学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同时还需要跟学校的其他部门进行配合,工作比较细碎而繁琐。我在就业中心锻炼的经历,使我体会到对待一份工作需要做好三个方面:正确的工作态度、熟练的业务水平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我想这些对于我以后的工作来说,也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招聘要求中,很多用人单位都不忘写上有相关工作经验或者实习经历,训练有素的员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用人单位的成本。这一点对于没有提前热身和积累准工作经验的同学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挑战,如果缺少了相应能力的补充,在人才济济的市场上,身无长物是最可怕的,机会再好,没有驾驭的本领,发光的时机也会白白地流失,只能望洋兴叹,作无奈状。
找工作要针对性突破以免手足无措
关于找工作的准备过程和着手的细节问题,卞钰陶是这样转化问题的,她说:“读研的这几年里,我一直在考虑,针对自己所学的这个专业,将来我希望并且能够去哪些岗位工作,为了能在将来找工作的竞争中博得优势,我在读研期间需要准备些什么?”
这是每一个在校读书的人都思索过的问题,差别在于思索之后的行动和实战设计。卞钰陶在把“找什么样的工作”转化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的同时,答案也在脚踏实地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渐渐明晰:一是在研究能力上有所长进,毕业时能提交一份像样的学位论文;二是多参加社会实践,学习做人做事。在研二学年快结束时,开始考虑如何安排毕业这一年的日程,鉴于找工作的时间战线可能比较漫长,而在寻找中自己的心态也可能会比较浮躁,所以决定在研三之前的这个假期先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而这个安排也在后来的找工作中减轻了很多心理负担。
具体到找工作的一些细节准备,卞钰陶说她是从研三学期初开始着手的:“首先,我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公务员,二是高校教辅人员。国家和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时间每年都比较固定,因为个人未来发展和生活的原因,我确定了三个省份,主要就针对这三个省份的公务员考试做准备。我觉得在找工作之前对自己做一个职业规划很有必要,至少在心态上要有这个准备。将自己的职业理想、目标城市、未来生活成本综合考虑,将锁定的工作岗位进行一个心理排序,这样对自己在前期准备和后期面试时都能起到一个引导和激励作用。其次,我感觉制作个人简历很重要。制作简历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对自己的过往进行回顾和反思的过程。我在做简历前先梳理了一个最为详尽的个人情况,包括自己曾经的教训和成功失败的经历,以及对自己的评价。简历的模板很多,我选了两种模板,每种模板按繁简程度和岗位不同分别制作了不同版本。第三,就是对就业信息的关注,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和资料,随时关注就业信息的更新和变化,有选择、有放弃。”
卞钰陶的回答让我着实吃了一惊,原来在一个人成功的背后竟然埋藏着如此丰厚的基石,正是在此基础上的攀登,才让每一步都显得稳健、自信而有力。
备考面试做足模拟以防“大意失荆州”
在谈到今年面试过程中最难忘的事情时,卞钰陶坦率地回答:准备面试的那个过程,教训真的很深刻。成功的经验大致是一样的,深刻的教训却各有各的不同。
“年前我得知自己笔试过关进入面试了,也知道面试需要做模拟练习,但是一直对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反应充满自信,所以只是自以为是地看些面试题,回避做一些模拟。直到面试前四天,经过一次练习后发现自己百无一是,连完整地回答一个问题都不能够,忽然之间感觉很紧张,似乎这次机会就要这样错失了。后来在前辈的‘魔鬼式’训练下突击了三天,练习到嗓子沙哑,经历了自卑、狼狈、忐忑和逐渐找回的自信,最后侥幸通过了面试。战胜自我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但是在将自己逼到绝境后,只有迎难而上了。因为自己也清楚的知道,这种机会,失去以后就很难再找回。”
备考像是考验,也像是一个玩笑,诸葛先生可以挥动着鹅毛扇笑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你我又有几人能做到这种程度呢?在事情没有定论之前,还是绷紧了心弦,进入充电倒计时吧。
看完卞钰陶的回答,我想得最多的就是成功源于何时的问题,好多人并不是输在考场上,其实在你有了一个梦想的时候,起跑线就已经摆在脚下了,之后的每一步都在丈量着你离终点的距离……
采访的尾声,卞钰陶不忘借此机会给学弟学妹们留言:“记得2002年刚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时,江平教授在我们的开学典礼上对我们说,希望经过四年的历练,我们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七年以后的今天,我时常在想,自己有否做到当初老校长所寄予我们的这四点希望。人生是一门大学问,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时常反省自己、鞭策自己、勉励自己,为人处事都会很多受益。这是我几年大学生活的小小心得,希望能够与师弟师妹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