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是法大学子的优秀代表,他们是青春年华的动人说明。他们身上闪耀法大人特有的学术才情,蓄积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怀。他们尽情挥洒着青春力量,绽放着绚烂梦想。他们是全体法大人的榜样。
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充分展现法大毕业生精神风貌和扎根基层、奉献西部的生动形象,2009年3月,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和法大新闻网联合设置专题栏目,持续刊登报道文章,启动“梦想绽放 青春力量——中国政法大学2009届毕业生就业先进典型系列报道”工作,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军都学子中的优秀典型,有效激励全体毕业生提升就业观念、坚定报国志向、激励进取心态、实现成长成才。我们惟愿:“他们的成功成为我们的动力”。通过汇集和展现这些现实中的就业故事,分享身边的青春榜样的成长感悟,让每一个法大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青春梦想,在这条最终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记签约福州海事局的2009届本科毕业生谌鸿懿

梦想绽放 青春力量——中国政法大学2009届毕业生就业先进典型系列报道之三
初识谌鸿懿
谌鸿懿,女,福建宁德人,刑事司法学院2005级4班,2008年11月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现通过福州海事局政审阶段。初识谌鸿懿,记者的第一印象便是美丽和亲切。言谈中,也愈发感觉到一种沉稳却又不失活泼的性格、一份踏实却又不乏灵动的心态。可以说,她能够从人数众多的国考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不仅离不开刻苦的备考,更离不开大学四年的历练,以及一颗踏实进取、宠辱不惊的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通过竞争激烈的笔试和面试,谌鸿懿现已被福州海事局录取,今年六月将赴福建开始自己的工作。当谈及自己选择国考和备战国考的过程时,谌鸿懿用沉静的口吻娓娓道来,她侃侃而谈,没有华丽的词藻和豪言壮语。但透过她的话,记者能看到她是通过了怎样缜密和成熟的考虑,又有着如何认真和刻苦的努力。当记者问及为什么意向明确地选择了直接就业并能执着于此时,她回答道,自己在进入大学时候,便开始考虑今后的就业问题,结合自己的兴趣、性格,通过向师兄师姐咨询,她初步确定了毕业后直接就业的目标。此后,通过在大三时赴国外大学交流,她体验和了解了国外大学的教学模式,同时更坚定了毕业后就业的打算。同时,谌鸿懿也提到了宿舍氛围的重要,她说,相对于其他宿舍,她的宿舍氛围更多一些外向和活跃,因此同寝的室友中,有三个已经落实了工作,有一个同学申请留学并收到了国外大学的OFFER。
在大学中,通过参加辩论队,谌鸿懿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担任勤助小组长,她锻炼了与人沟通的能力;通过去肯德基做了数个月的兼职,她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而这些,无形中便给她增加了竞争中获胜的资本,更重要的是,为她养成了一份坚定、自信和踏实的心态。于是,带着这份坚定和自信,谌鸿懿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投入了紧张的求职和备考征程中。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在准备公务员考试之前,湛鸿懿也用了很长的时间来寻找工作。说到就业的过程,谌鸿懿特别强调了信息的重要性,而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通过上网,例如去“应届生”论坛和“中华英才网”,她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甚至很多公务员的信息都是从网上得知的,也有很多简历也是在网上投出的。同时她也参加了不少招聘会,与企事业单位面对面沟通。通过广泛尝试和不懈努力,她最终收到了数家国企和银行的OFFER。
谌鸿懿总结说,在找工作的过程,最大的收获就是参加了好几次企业和银行的面试。她说:“找工作前,实习面试两次都失败了,但后来找工作的面试成功率很高——参加过四次面试,三个都成功了,而找到工作后的面试机会我就放弃了;大多数失败的是投出去简历,因为好多都石沉大海。所以失败率最高的是简历筛选,由于这也是找工作的第一阶段,当时受挫感很强,希望师弟师妹们求职前做好这个心理准备。”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嘛”,谌鸿懿诙谐地说,这些失败的求职经历给她增加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信心,为今后参加公务员面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是从08年10月份开始准备国考的”,当记者问及她是怎样准备公务员考试时,谌鸿懿这样开头。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曾说,能在市场竞争当中取得优势地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市场进行细分,寻找新的目标市场。公务员考试的报考其实就是寻找新目标市场的过程,同时在寻找和确定目标时,最重要的就是要与自己的特质相符合。湛鸿懿发现自己积极、踏实、看重稳定的性格,与公务员的职业稳定性强、工作氛围好的特质刚好吻合。同时,在远期发展上,公务员作为国家公务人员,只要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个人的发展空间也很大。在全面、综合地分析了这方面后,她决定报考公务员。
准备充分 沉着应考
做出决定后,她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准备考试。当记者问及在这么短的时间如何能充分复习时,谌鸿懿用自己的实际经历做了回答。笔试的复习阶段,如果单从一个月的时间长度看来,确实是比较紧张,但是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在紧张的备考中,她坚持每天从早晨8点开始做真题,严格按照公务员行职考试的模式来,两个小时做一套真题,然后下午对答案、总结做题规律……虽然时间紧迫,但是这紧张的复习节奏使得她提高了复习的效率,更提高了做题的节奏,这种模式让她受益匪浅。
当提及申论复习时,谌鸿懿首先向我们推荐了《半月谈》,因为申论考试的材料都是社会现象,但是由于应届生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都甚少,因此这个“自己的观点”并不真的就是考生自己所思所想,而是在阅读大量名家名篇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比如《半月谈》和《人民日报》都是极好的观点来源。谌鸿懿的申论“攻关”过程可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尽管一开始不得要领,但在“生吞活剥”了大量申论材料和《半月谈》之后,谌鸿懿突然就在一天“开了窍”,不仅看起材料来得心应手,甚至连写申论也顺畅清晰了起来。因为大量阅读和分析了社会热点、典型问题,自己对每个社会问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热点的问题理解的深入,谌鸿懿也逐渐养成了从机制与体制角度去看待问题,以社会和国家的维度去理解问题。
在经过紧张和高效的笔试复习后,谌鸿懿信心满满地进入了考场,并最终以第一名的笔试成绩进入了面试阶段。回忆自己的面试经历,谌鸿懿对结构化面试的形式记忆颇深,并格外强调这种面试的结构性和严谨性。她总结道,公务员考试面试实行类似“糊名制”的制度,考官是不知道面试者的姓名及相关信息的。公务员面试看重参试者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对公务员工作的认识、工作态度、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这几方面的素质。正如前面提到的,谌鸿懿在本科阶段比较注意锻炼自己的沟通和实践能力,参加辩论队、担任勤助组长、参与社会实践等等都为她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打下了基础。而且,在找工作过程中或成功或失败的面试经验,更是为她信心满满地参加国考面试做了充分的铺垫。最终,谌鸿懿以笔试和面试均为第一名的傲人成绩成功地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当然,成功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并不等于从此高枕无忧,谌鸿懿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当问及她今后的打算以及预期的困难时,谌鸿懿对自己未来的事业充满信心,同时也携着几分担忧,因为对一个初入社会的应届生来说,未来还有太多的未知和挑战。但是,正如谌鸿懿在采访过程中一直强调的,踏实是她一直秉承的做事准则,在今后的工作中,她会一如既往地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多向身边人学习,争取让自己得到更全面的成长。同时,谌鸿懿谈到了一个“被边缘化”的问题,即法学专业毕业生到非司法机关单位工作,单位有自己的主要业务,需要对口的专业知识,所以其他专业有可能被边缘化。针对这个可能,谌鸿懿打算在工作中继续深造,针对专业需要,利用单位提供的机会读在职研究生来提升自己。
最后,当谈及对师弟师妹的建议和寄语时,谌鸿懿说道,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就职和读书的道路上走得顺利,踏实地做好手边的每件事吧。其实,正如威廉•布莱克所说,一粒沙中看世界,一朵野花见天堂。通过谌鸿懿朴素和亲切的话语,我们亦能看到一位切身实践“踏实做事”准则的乐观积极的女孩,是如何找准自己的方向,并一步步向着目标坚定迈进的过程。或许,全面认清自己位置,踏实走好脚下征途,正是我们透过谌鸿懿的经历所能得到的宝贵经验。
(供稿 徐庆 图文编辑 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