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6日下午15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王亚栋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网友在线交流。本网特别转载了新华网的相关报道,希望能通过权威解读,帮助我校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就业方向。
===就业现状分析===
我国7成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或自主创业
[网友 "121不堪回首"]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流向有哪些?
[王亚栋]据统计,毕业生就业流向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党政机关大概占1%;事业单位大概占10%(其中:3/4是到教育和医疗单位,近60%是到县及县以下);到国有企业的比例大概是7%;再除去约10%继续读研究生和出国的,其余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据有关专家2007年的调查,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0.3%,到城乡基层就业的人数也不多。
"两个不畅通 两个不适应" 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主持人]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必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怎样?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王亚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数量继续增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形势严峻。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一增一减,两个不畅通,两个不适应",导致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加大。学生压力大,家长压力大,政府压力也很大。
一是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610万,约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另外,由于有一批学生当年毕业后未能及时就业,历年累积,今年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到700万人以上。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需求数量减少。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用人需求总量减少,可供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减少。
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一方面,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渠道不畅通。受现行户籍、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干部身份等制度的制约,高校毕业生从非公有制企业到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流动存在不少困难,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积极性不高。一些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难以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部分高校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也不愿意去非公有制企业。另一方面,城乡基层对高校毕业生有较大需求,但由于相关政策和制度尚不完善,大学生下基层就业的渠道也有待进一步畅通。
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不匹配的矛盾突出。一方面,部分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尚需进一步解决。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实的用人需求、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也不完全匹配。
===基层就业===
国家将对到中西部基层就业大学生 实施学费代偿
[网友 "kubang"]今年7月我就要大学毕业了,听说国家鼓励我们到基层就业,请问,具体的鼓励政策有哪些?到基层就业能享受哪些政策?
[王亚栋]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通知》提出了四项具体鼓励政策:一是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的就业补贴政策。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符合公益性岗位条件的,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在基层和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符合公益性岗位条件的,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在基层和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如,辽宁省今年将开发1万个大学生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由各级财政共同购买并给予补贴。北京市也拟由政府购买社会工作者岗位,设置“社区助理”岗位招聘大学生。
二是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和应征入伍的,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如江苏省提出高校毕业生自愿到苏北基层工作3年,本科学费可全免。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实施相应的学费代偿。辽宁省提出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工作服务期满2年的代偿助学贷款,工作满4年的学费由政府返还。
三是选聘招录优惠政策。对有基层经历的毕业生在研究生招录、事业单位选聘时优先,地市以上公务员考录时扩大比例。教育部提出,对参加项目的毕业生,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服务期满三年内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优先录取,高职高专学生可免试读成人本科。辽宁省提出有2年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报考省内研究生培养单位,享受总分加20分政策。
四是继续实施和完善面向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扩大项目范围。
大学生要转变观念 企业、社区和农村就业前景广阔
[主持人]其实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就业观念不正确,因为大学生往往是眼高手低,低不成、高不就,在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问题上我们应该做好哪方面工作?
[王亚栋]刚才也有所提到,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第一要正确认识就业市场状况。第二,要正确看待就业、正确看待职业。第三,有关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才服务机构、各类中介机构,包括高校,要做好职业指导工作。我们到党政机关就业的大学生只有1%,事业单位只有10%,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就业机会是有限的,不能把就业期望只局限于此。要看到企业、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就业前景广阔,对于毕业生自身能力的提升、阅历的增长,都非常有帮助的。
===政策解读===
高校毕业生到一个城市就业可以不用受户籍限制[主持人]户口问题使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受到限制。请问:国家在取消城市落户限制方面有何规定,特别是对北京、上海等直辖市有何规定? [王亚栋]大学生落户问题对于高校毕业生资源的有效配置,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跨地区流动就业非常重要。所以国务院《通知》里强调,在落户政策上,各地要给予放开,取消城市的落户限制,高校毕业生到一个城市去就业,可以不用受户籍的限制,这是针对大专级以上的毕业生。比如济南市、宁波市在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落户政策方面做的比较好。比如说宁波1999年就制定了无门槛的就业政策,就是未就业先落户。今年为了贯彻国务院的通知,江苏省决定从2009年开始全省取消落户限制。《通知》里只是说取消城市落户限制,直辖市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像重庆市现在也把落户政策放开了。它规定普通高校专科级以上的毕业生,只要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协议和劳动合同,就可以在重庆市落户。像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他们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大学生落户的政策,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完善大学生落户政策和制度。
学生参加“三支一扶”服务期满考研初试可加10分
[主持人]有网友问,国家2006年开始的“三支一扶持”计划的学生,期满之后应该怎么办?国家有没有扶持政策?
[王亚栋]对于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等各类基层就业专门项目的高校毕业生,如何让他们在服务期满以后实现就业,2008年有关部委对这个问题做了重点研究。
第一,对于那些服务期满的学生,如果他自己愿意留在当地实现就业,当地这些岗位上自然减员的可以由这些服务期满的学生补充进去,在当地实现就业。另外,我们也鼓励在其他领域实现就业,包括在报考当地的公务员采取扩大比例等相应的政策,帮助他实现就业。
第二,如果他要从农村基层回来,要应聘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是考研究生,我们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比如说考研究生初试成绩加10分,应聘到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录取。考公务员现在规定地市以上的公务员招聘,要逐步扩大范围招聘这些,包括“三支一扶”的大学生。
第三,如果他要在其他领域就业,包括在农村当地或者到城市就业,我们给他提供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如果这些人员符合当地困难人员的条件,比如说零就业家庭或者他自己本人有什么困难难以就业,还可以享受一些补贴政策,比如说在企业吸纳方面的补贴政策、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等。另一方面,对于参加这些计划的学生,他们的补贴还要进一步增加,范围要扩大,对象要扩大,相应的生活方面的补贴也要增加。如何管理好这些项目中的学生,促进他们通过项目提高能力,以及如何促进他再就业,现在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
国家把高校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扩宽四渠道
[网友 "wulanbate"]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困难的情况下,国家及时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对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请问《通知》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王亚栋]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我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共同调研,提出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提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扩宽四条渠道,强化三个举措,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个首位:就是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四条渠道:一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二是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三是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四是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三项举措:一是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二是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三是强化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
===自身调节===
毕业生要积极调整心理状态 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 [主持人]燕赵都市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女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 留下10万字日记》的文章,字里行间记录着一个当代大学生走上不归路的心路历程,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您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如何让大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就业心态? [王亚栋]这是一件非常痛心的事情。这名女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放弃生命是非常可惜的。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会非常大,毕业生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要勇敢的面对求职和就业过程当中的挫折和困难。 从我们的工作角度讲,一是要落实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二是要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到机关和国有企业工作是就业,到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工作也是就业,而且到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就业是大学生今后一个时期就业的广泛领域和主要方向。灵活就业也是选择。三是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目前我们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仅可以提供就业信息还能提供技能培训,国家还将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帮助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高就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大学生毕业以后可参加职业培训 提高职业技能[主持人]有网友问,国家对大学生进行二次培训有什么政策?[王亚栋]大学生毕业以后参加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我认为是十分必要、十分重要的。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其中一个原因是他缺乏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对于那些中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我们采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就是在学校期间就开展职业培训,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对于就业困难的人员给予相应的补贴,培训也给相应的补贴。另外,对于毕业后的大学生,我们还帮助他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培训,政府还可以给他相应的创业培训补贴。还有就是其他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各个地方的职业培训机构也可将他们纳入到当地的职业培训计划里去。
原文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2/27/content_109031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