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国情所党支部、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和国情所全体教师召开“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教学经验交流会”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孔祥宇   12-26   阅读:
T AAA

2008年12月24日下午,在明法楼412,马克思主义学院国情所党支部和国情所、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的全体老师联合召开“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教学经验交流会”。其他参加的人员还有副院长孙美堂、邰丽华等。国情所党支部宣传委员孔祥宇主持了这次会议。

会议首先围绕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展开。各位老师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谈了各自的认识。胡尚元老师指出,学习讲话精神,需要我们认真领会和深刻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认真领会和深刻把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这种历史地位是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贡献决定的。第二,认真领会和深刻把握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第三,认真领会和深刻把握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宝贵经验。第四,认真领会和深刻把握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认为该讲话中有一些新的提法值得重视和研究。如讲话提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其中,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放在这个位置进行表述是第一次。另外,讲话提出“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其中,“不折腾”是新的提法,很有新意。

在座老师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探讨。侯松涛、邰丽华等老师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原因(辗转传入中国、中外语言上的差别、翻译上的取舍等),存在曲解和误读的地方,因此在当前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之旗的时代,我们仍有必要通过回归经典文本和原初语境等方式,继续探讨“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

参会老师还对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历史进程表示了敬意。黄东老师指出,应将改革开放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来看,这是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探索成功,不仅惠及十几亿中国人,还将为整个人类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孔祥宇老师做了《从看转折时期的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报告,分析了转折时期(1975-1982年)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方面的一些言行,向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表示了敬意。

参会的各位老师还探讨了改革开放进行到今天后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现实社会中贫富差距现象还比较严重,一些改革开放的既得利益者成了改革的阻力。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出现凸显出社会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全球金融危机等也影响到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因此,改革开放进行到现阶段后,需要我们国家领导人和变革者拿出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改革智慧,将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阶段。

国情所和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的老师还认真交流了教学经验。两个教学机构分别主要承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两门课在教学内容上有重合的地方。对此两门课的老师从课程性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的侧重点等进行了交流,探讨如何既完成教学目标,又不重复讲授的问题。各位老师还围绕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的创新、师生关系的处理等谈了各自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会议,国情所党支部成员和国情所、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的各位老师认真学习、领会了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交流了各自的教学经验,感觉很有收获,对于他们今后的各项工作将大有裨益。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