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眼中的奥运与残奥——专访奥运村NOC助理胡艳晖

来源:青协 张琢   9-10   阅读:
T AAA

初识胡艳晖,对于NOC助理的印象是气质美女,代表中国形象,深入交谈后,我发现,不是这个样子。NOC是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的简称,其任务是为各国体育代表团提供服务,协调奥委会和代表团的利益,兼管服务团队成员的衣食住行,包括整理相关文案材料,陪同运动员熟悉场地甚至比赛,“翻译、协调员、后勤工作人员,我们什么都做”胡艳晖这样概括自己的工作。

从巴哈马到澳门

从5月份的集中培训开始,胡艳晖已经在奥运和残奥上奋斗了4个月,所带团队从原来的巴哈马到现在的澳门,给予胡艳晖的最大触动还是现在澳门代表队的运动员欧类斯,“他今年47岁,是一名脚患和手患都很严重的运动员,参加的是游泳项目,他和我讲起他的经历时,语气特别轻松,孤儿,先天残疾,父母遗弃,神父拯救,复杂手术,这些只有在电视上才能听到的词就活生生发生在他身上,比赛时,他是最后一名,可是他获得掌声是最多的,也是最热烈的,我认为残奥会更能体现一种奥林匹克精神,是永不放弃的精神,”胡艳晖说起他,很是动情。

从服务到学习

无论是在奥运会还是残奥会,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事情,志愿者的服务工作是第一位的,“接触到的代表团的负责人,团队经理啊,都是很不一般的人物。原来巴哈马的负责经理是一个特沉稳的人,说话温柔,很耐心,很平和,和她一起工作仿佛永远不会生气,感觉很舒服,我就很想从她那里学到东西,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胡艳晖表示,向优秀的人学习很重要,也帮助了服务工作,因为学习使自己积累经验,帮助的及时,困难的解决,都变得反映敏捷,她为参加过奥运而自豪。

从平凡到独特

采访中,胡艳晖说出好多一反常态的观点:

奥运村里流行换PIN,“这是一种双赢的艺术,大家各取所需”。

志愿者向喜欢的运动员要签名,“我们有耐心,在不引起骚乱,照顾运动员情绪的情况下,我认为是对的”。

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我不觉得同情,反而是一种荣耀,他们和我们一起活在世界上,呼吸”。

…………

采访结尾,胡艳晖只说了一句:“奥运会是一个健全人的盛会,绝不是正常人的盛会,因为残疾人是正常人,”这应该是胡艳晖对于奥运,对于残奥,最深刻的体会,无论是面对着什么样的国度,什么样的运动员,她只是做着自己该做的,这就够了……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