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为期两天紧张有序的工作,8月19日,随着奥运会铁人三项比赛落下帷幕,作为铁三场馆的主责高校,我校圆满完成了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学校对奥运会铁人三项赛事志愿者服务工作高度重视,在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我校成立了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赛时指挥中心,形成了主要领导牵头、职能部门支持、团学组织实施的良好工作格局。8月2日,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抗美教授作为铁人三项场馆主责高校代表,出席场馆对接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进一步明确了赛时志愿者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马抗美高度关注我校志愿者的各项工作,对志愿者的暑期培训和赛时演练各个环节都给予了指导,并多次亲临铁人三项场馆慰问志愿者。后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保卫处、党委宣传部、教务处、校医院、图书馆及各学院通力合作,在志愿者培训、后勤保障、新闻宣传及校外志愿者接待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确保了我校奥运志愿者工作的高效运行。
据中国政法大学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赛时指挥中心副主任、校团委书记项云介绍,我校奥运会铁人三项比赛通用志愿者共计396名,分布在交通、餐饮、市场开发、技术、竞赛组织、观众服务、场馆设施管理、环境、物流、票务等18个业务口。为增强志愿者团队的凝聚力,在暑期培训期间,校团委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阵地优势,以业务口为划分依据,在18个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自主培训班中组建了临时团支部,探索了“让志愿者服务志愿者”的工作模式,调动广大团员骨干的积极性,促进了同一业务口的志愿者尽快熟悉,为铁人三项赛时志愿服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切实的组织保障。
铁人三项场馆位于十三陵水库及周边,是本届奥运会一个全露天的比赛场馆。每天凌晨5点,志愿者们就乘坐班车,在场馆的各个岗位就位。八月的骄阳,更给志愿者们提出了挑战。在铁三赛场的现场,处处都可以看到我校志愿者辛勤工作的身影:通行控制岗位的志愿者忙着疏导误闯不够通行权限的观众、环境志愿者东奔西走拾取偶尔的垃圾、媒体服务志愿者帮忙媒体寻找机位、升旗手和礼仪小姐早在赛场的一侧完成了预备,还有很多拿着对讲机奋力大喊的志愿者主管和经理……据统计,每位志愿者的每日工作时长都超过10个小时。
我校志愿者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给国际奥组委主席罗格等贵宾留下了美好印象,受到了奥组委、团市委等上级领导、场馆团队经理、现场工作人员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对我校志愿者进行了专访和报道。
赛会期间,为给场馆志愿者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便利,我校还承担了包括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内的近400名外校志愿者的接待任务。作为在所有奥运会场馆主责高校中唯一一所接待外校志愿者的高校,我校为此做了大量细致深入的准备工作,由校团委牵头,后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保卫处、校医院、图书馆及各学院通力合作,克服暑期学生宿舍维修等实际困难,努力为志愿者们提供切实的后勤保障。“和政法大学的志愿者们共同学习、生活的日子,虽然短暂,但是我感到了来自校方的关心和政法学生的友善,让我能保持很好的状态去服务奥运。”8月19日下午,完成志愿服务工作即将离开的中国人民大学志愿者吕瑶激动地说。 我校的志愿者服务保障工作也得到了来自黑龙江省和浙江省的交通服务对接车队的肯定,8月20日上午9点,在我校昌平校区正门口,黑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将一面写有“优质环境 服务奥运”的锦旗送给我校团委,表达感谢之情。
奥运赛事还在继续,我校贵宾陪同及语言服务志愿者、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志愿者、城市志愿者、住宿服务志愿者及住宿服务志愿者仍然坚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奥运会开闭幕式看台互动志愿者开始投入闭幕式紧张的演练中。相信在学校的关怀下,在各部门各学院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奥运志愿者工作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