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我校2015届西部基层就业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在昌平校区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常保国,学生处处长卢少华,宣传部部长刘琳琳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部分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2015届西部基层就业、到北京农村基层就业、志愿服务西部及自主创业毕业生代表二十余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座谈会由学生处副处长兼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解廷民主持。
解廷民首先祝贺在场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并介绍了我校目前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我校今年有277名毕业生志愿参加国家及地方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
座谈会现场,毕业生代表纷纷发言。赴新疆基层工作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杨骏东认为西部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点,青年学生应理性思考、运用所学在西部基层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国际法学院莫玉碧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谈到父亲从小教育他的那句话“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认为赴新疆阿克苏乡镇机关工作对自己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份责任;即将赴西藏拉萨律所工作的民商经济法学院研究生王彦木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西藏发展很快,对高素质专门法律人才特别有需要,律师职业也能满足自身职业发展的期待,因此立志扎根西藏从事律师工作;今年应征入伍的奴丽比艳·艾山结合就读内地新疆班的经历,谈到要用感恩的心回报国家的培养;即将赴北京基层担任昌平村官的隋林峡结合所学专业谈到西部基层的发展离不开基层管理人才,青年学生选择到基层到西部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无愧于亲人和母校的培养;二是无愧于今天自己所做的选择,无悔于自己所奉献的青春;自主创业的商学院MBA毕业生张智建也畅谈了西部发展的现状,认为现在中西部地区发展空间很大,机会更多,鼓励到西部工作的同学要树立信心,坚守理想,抓住机会。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母校培养的感激之情,同时表达了未来为家乡为西部为基层贡献所学的决心。

座谈会合影
在座相关学院老师也发表了临别寄语。民商经济法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王洪松从分析近几年就业数据入手认为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工作是大势所趋,在座同学们已具备相应的服务西部基层的能力和素质,到西部地区大有可为;国际法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顾永强从同学们的发言中看到了一种舍弃小我、实现大我的精神,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在面临选择时都会权衡利弊得失,而在座同学们首要考虑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认为在座的同学们是国家民族及中国梦实现的希望所在;商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欣宇认为青年学生要不断学习,把持续的学习作为自己强大的精神动力的来源,以此支撑自己的事业发展,同时叮嘱大家要注意锻炼身体,保持身心的最佳状态,母校始终是大家坚强的后盾;学生处处长卢少华表示参加今天的座谈会深受教育,认为同学们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八字教诲——“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要铭记我们的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做一个善良、诚信和友善的人,母校期待大家为家乡为国家民族做出更大贡献,母校以同学们为荣。
随后,常保国发表讲话。常保国认为,不论是到新疆、西藏、北京基层,还是应征入伍、自主创业,在座的同学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国家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在座同学们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但去西部基层的选择更体现了崇高的人生价值,很让人感动。学校会时刻关注西部基层就业的法大毕业生,将每年通过一定形式到西部基层地区看望大家;也会安排专门老师负责与大家保持联系,尽可能地为大家提供帮助。相信大家今后的成长,包括今后对国家的贡献,更会感动法大。
座谈会最后,学校向参加座谈的毕业生赠送了纪念品和明信片并合影留念。
编辑/李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