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快乐志愿者 情动残奥会——我校残奥会志愿者参加专题培训会

来源:校团委 王超   8-6   阅读:
T AAA

8月2号上午, 150名残奥会公路自行志愿者参加了奥组委举办的题为“快乐志愿者 情动残奥会”的专题培训会。多位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如何认识残疾人,如何对待残疾人,以及残奥会的发展简史,残奥会的历史意义,向志愿者们做了详细的讲解,为即将到来的第13届残奥会作最后的志愿者培训工作。

“世界上没有残疾的人,只有残疾的环境,而你们的表现恰恰证明了人是可以改变环境的。”这是原残联理事赵济华老师至今都无法忘记的一句话,北京奥运会培训顾问。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便开始从事残疾人体育事业,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经历。赵老师已经不是第一次和志愿者朋友们见面了,早在志愿者培训之初,赵老师就作为资深培训顾问向大家传授了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他的认真和激情为志愿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培训,赵老师激情依然。我们是否了解残疾人?怎样了解他们?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对待他们?是赵老师讲授的主题。在课程中,赵老师提到了很多身体残疾的著名人士,讲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他特别提到了中学时代的同学,曾经的同事,国家残联主席邓朴方。他说,银屏上的邓朴方身体魁梧神采奕奕,但是高位截瘫的他脊柱要靠钢针才能固定,身体80%的皮肤没有排汗功能,依靠收尿管排尿。每一个残疾人都有一段心酸的故事,不愿被人提起。赵老师告诫每一位志愿者,应当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关爱每一个残疾人。

来自中国康复中心的丁伯坦老师为志愿者们讲授的是残奥会的基础知识。从二战结束,伤残军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到斯托克曼德维尔损伤中心在英国悄然成立,从1948年一场数名残疾人参加的简易体育比赛,到“精神寓于运动”口号的倡导,从1984年中国第一次派队参加,到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金牌、奖牌总数世界之冠,从中国人道、博爱的民族精神,到人类尊严、价值的永恒追求,丁老师向不久将踏上残奥会志愿岗位的志愿者们传递着一个真正志愿者的光荣与梦想。此外,怎样照顾肢体残疾的运动员是丁老师重点讲解的内容,例如推轮椅,对于截肢、脑性麻痹、脊髓损伤的不同残疾类型,有不同的注意事项。细节将决定志愿者工作的成败。

更具人文情感和人文关怀的残奥会,更能体现公平、友爱的人类理想,塑造美好的精神世界。两个奥运,一样精彩,保证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是每一个志愿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用生命影响生命,作快乐的残奥会志愿者”是每一位培训专家送给志愿者们的寄语,9月6日,让我们期待与那些勇敢顽强的运动员一起来打造生命的硬度与光泽。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