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我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抗美教授带领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和我校第六届、第八届支教团成员一行前往河南新县,在该县县长杨明忠的陪同下,看望了我校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并在我校支教服务地——新县八里畈综合高中与当地政府和中学师生就青年志愿者支教工作进行了座谈。
新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是片红色的土地,革命老区之一。她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开辟了大别山区的第一块根据地,是鄂豫皖苏区的中心和首府,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新四军第四支队等主力红军,留下了徐向前、董必武、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张池明等43位将军和50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为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全县有革命旧址和纪念地81处,具有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丰厚的“红色资源”。同时,新县也是一个集老、山、边、穷于一体的国家重点贫困县,其中教育事业更是基础差、底子薄。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该计划采取“志愿+接力”的方式,鼓励和倡导青年学生奔赴中西部地区进行扶贫支教,使广大同学能更好的沿着“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的正确道路健康成长。自1998年该计划实施以来,我校积极响应团中央、教育部的号召,认真选拔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参加扶贫支教工作。至今已组织了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共计35人,先后赴山西灵丘、青海循化、甘肃榆中、河南新县等地进行支教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在新县八里畈综合高中,马抗美教授和杨明忠县长共同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研究生支教团中国政法大学支教基地”揭牌,校团委代表学校向八里畈综合高中赠送两台电脑及我校招生简章等书刊。
在座谈会上,杨明忠县长首先代表新县县委县政府对我校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研究生支教团为当地教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八里畈综合高中夏长宗校长也高度评价我校历届研究生支教团为新县中学教育所作的贡献,并对他们任劳任怨、吃苦奉献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随后,支教团团长王广同学汇报了自己在八里畈高中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并表示一定会克服困难,不辜负学校所托,做一名优秀的青年志愿者。同时,支教团李晓杨同学还结合自身支教生活深刻地阐释了“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终生难忘的事”的支教精神。
最后,马抗美教授在会上讲话,她介绍了我校近几年来在教学、科研和办学实力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并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特色以及自身的“插队”经历谈了她对研究生扶贫接力支教这一项目的理解。她指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是大学生回报社会、服务基层的良好平台,是大学生奉献自我、志愿精神的主要体现,是大学生了解国情、锻炼才干的时代要求。会后,马抗美教授参观了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同学的办公室、宿舍等场所,实地了解了他们在八里畈高中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校领导此次河南新县之行加强了我校与当地的沟通和联系,对研究生支教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相信,在学校和当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将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