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全票通过关于构建和谐校园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国政法大学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来源:沈彪 图/摄影工作室 卢云开   1-21   阅读:
T AAA

中共中国政法大学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昌平校区五楼会议室召开。会议集中审议并全票原则通过了《中共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关于构建和谐校园若干问题的决定(审议稿)》(以下简称《决定》)。全体纪委委员、部分老干部代表、教代会代表、民主党派代表、学生代表等列席了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石亚军主持。

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抗美首先对《决定》进行了说明。就《决定》起草的背景、过程、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向与会人员作了详细介绍。本次提交会议审议的《决定》,此前已通过书面稿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多次征求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前后大约有近200人次参加了意见征求会,共收集到意见或建议近1000条。与会人员对审议稿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其充分体现了“高、新、实”的特点,并结合《决定》内容就和谐校园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决定》的出台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实现学校战略发展目标提供保障。

《决定》深入地剖析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指出构建和谐校园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是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关键所在,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决定》在全面总结我校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的同时,客观指出了当前影响我校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构建和谐校园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校园建设的正确方向,以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加快发展为目的,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为宗旨,以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一切积极因素为动力,以增强师生员工个体的愉悦度和群体的和谐度并减少无谓摩擦无端矛盾为标志,努力构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营造文明、健康、安全、稳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的关系氛围,形成合作、有序、蓬勃、进取的运行机制。

《决定》确定了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即:一是建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党风、政风、教风、学风、校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在普及和渗透校园主流文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二是建立深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改革的长效机制,在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发展潜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三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在优化育人内涵,提高育人质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四是建立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校务公开的长效机制,在拓展群众利益表达和回应群众诉求的渠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五是建立激励创造和创新的长效机制,在鼓励师生员工进行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创造和创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六是建立依法治校、科学管理、民主办学的长效机制,在营造规范、合理、有序,富有活力的办学局面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七是建立师生员工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在保证师生员工合法权利的实现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八是建立落实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责任制的长效机制,在及时解决纠纷和化解矛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

《决定》原则通过后,石亚军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他特别强调,和谐校园建设重在抓落实。他指出,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核心在于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发挥着最为根本的决定作用和最为直接的正态作用;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根本在于立场、观点和方法,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要确立党性立场和维护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的立场,树立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观点,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人文科学艺术集于一体的方法;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关键在于政策、制度和作风,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要善于科学制定政策和各项制度,善于接触群众,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只有落实了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和谐校园的建设才会获得根本的保障。

石亚军最后强调,构建和谐校园若干问题的决定已经我校党委全体委员会议通过,将成为指导我校今后党的事业和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贯彻落实,确保整体推动我校和谐校园构建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