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的风中带着寒意,而学生活动中心的106室却充盈着温馨,阵阵爽朗的笑声不时从这个温暖的小屋传出。这是我校中德法学院张学哲副教授做客成长沙龙系列活动,正在和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张学哲是今年暑期刚刚到我校任教的一位年轻的女博士。在来我校之前,她有五年留学德国的经历,并且取得了德国洪堡大学法学博士(J.D),纽约大学税收专业法学硕士学位,她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比较法和欧盟法。参加此次座谈的同学主要来自大二、大三和法硕班。
张学哲讲话时总是面带笑容,眼神中流露出她的真诚,同学们也畅所欲言,整个会议室充满轻松的空气。在这种家庭般氛围中,老师耐心地回答着同学们的每一个问题。她热情地解答了关于报考中德法学院硕士的问题,如报考条件、语言基础问题和学习内容等等。当提到留德学习生活时, 张学哲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她为大家介绍了中德的教育制度的差异、报考德国法学博士的程序和应做的准备工作,以及选择博士教授的技巧和方法。她骄傲地告诉大家:“德国的学校普遍对中国学生印象很好,我们的刻苦朴素、聪明好学都赢得了他们的交口称赞。正是因为我们留学生令人满意的成绩和表现,中国学生在申请奖学金时会容易一些,很多教授还会推荐基金会给我们的学生呢!”依旧是会心的微笑,带着十足的自豪之情。
回忆起大学生活,张学哲一脸陶醉的微笑。她的娓娓道来把现场的所有人都带入了她精彩丰富的大学生活。她告诉大家要学会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享受年轻的时光,不要有过重的心理负担或压力。关于读书, 她建议大家要广泛涉猎同时精读重点,用批判的、提问式的方法边读边思考,这样才会有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谈到兴趣,她反复强调“兴趣是可以培养创造出来的,对于自己不感兴趣但很有必要读的书籍,关键是要用心投入。”“只要用心,只要坚持,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成。”这是她对一位苦恼于德语难学的大三学生的回答。她满含着自信的微笑和关爱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鼓励这位同学:“不断努力,一定会有好的收获。”
当得知在场的一位法学硕士已经通过了司法考试, 她微笑着但很认真地建议他说应该利用假期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多做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
大家越聊越投入,竟然从人际关系的处理说到了各地有趣的方言,每一次发言都会引来笑声不断。张学哲还借机向同学们指出学习外语的优势和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传承问题。
从国外到国内社会,从学习到思想生活,大家围“炉”而坐,促膝长谈,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不知不觉在轻松的气氛中悄悄划过。“和大家一起聊了半天儿,我也觉得好幸福呢!” 她一边给同学们签名留下联系方式,一边幸福的笑着说,此次成长沙龙也在大家的笑容和思考中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