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这个让人翘首以盼的日子,我校迎来了2006级新生。马克思主义学院上下团结,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会的积极组织下,迎新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众人拾柴火焰高,迎新工作大家忙
一大早,学生会的工作人员就已经集合到了位于喷水池西侧的迎新接待处前,大家各司其职,搬桌、撑伞、竖立喷绘、宣传板,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准备工作已然一切就绪。一张张桌子整齐地排放在一起,上面放着一叠新生指南、宣传手册,在桌子前面摆放着学生会精心制作的迎新宣传板,主要内容是学院简介,包括了专业介绍、学院名师介绍、就业前景等新生关心的话题。在迎新点旁,学生会还别出心裁地支起了一个简易遮阳棚作为家长休息区,足够的凳子、精美的新生指南、还带着墨香的院报、甘甜的矿泉水,使整个休息区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气息。
7:30正式注册开始。繁琐的手续让这些初次离家的孩子有些措手不及,注册、盖章、办饭卡、检疫……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带着新生一次又一次地加入了排队长龙中,办好所有手续后,工作人员又将新生带回接待处,帮新生搬运行李登记住宿,整理床铺……
9日上午,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兼副院长阮广宇来到学院迎新接待处,看到迎新工作如此有序和出色,也禁不住频频点头。在迎新现场,阮广宇还与部分新生及家长进行了亲切交谈,为他们答疑解惑,充分体现了学院领导对新生的重视与关心。学院学工系统的其他老师,在9日的迎新过程中也一直坚守在接待处,热心地与新生和家长们交流,帮特困生办理特困补助,显示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亲密的氛围和浓浓的师生感情。
“这个喷绘好气派,我们一来就被吸引住了,然后就找到组织了!”
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2006级某位新生来到接待处说的第一句话。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迎新点竖立着一个醒目的喷绘,喷绘以鲜艳的红色为底色,上面一行醒目的大字“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迎新展台前还迎风飘着专门为此次迎新设计的小刀旗,红色刀旗上印着黄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徽,院徽象征着马克思主义学院力争上游、团结、和谐的学院之风,整个迎新接待处布置得既充满活力又不失含蓄,集年轻人的朝气与学术人的文化底蕴为一体。
与此同时被马克思主义学院富有学院特色的喷绘所吸引的,还有学校的其他老师、同学,他们在经过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迎新接待处前都情不自禁地放慢原本匆匆的脚步,投来赞许的目光。
“有这样负责的老师、这样热情的师兄师姐,我们放心了!”
2006级新生王文凤同学6号就来到了学校,在母亲的陪伴下,她熟悉了法大校园及周边环境后,9号一大早就和母亲前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到。当完成所有手续后,王妈妈终于舒了一口气:“没想到学院里的准备工作做得这么好”,王妈妈一边说,一边指着旁边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员:“这些姑娘、小伙很热情啊,领着我们去了主楼,又去宿舍,没多长时间就都办好手续了,我们对接待工作很满意!”
迎新就像一场拉力赛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分团委做了周密的部署,9月9日、10日两天的迎新接待活动只是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步。分团委计划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对新生进行长达一年的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
首先体现在生活方面,学院领导、分团委老师在全体新生报到完毕后还将亲临各新生宿舍慰问新生,了解他们对入校生活是否适应,在生活上是否有困难,为新生尽快融入新的生活环境指明正确方向。9月11日上午,2006级新生将召开第一次班会,学生会将就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细致说明,使新生对今后的大学生活能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院学生会还将在新生军训期间走入军营,为新生军训生活排忧解难、提供及时帮助,使新生能圆满完成军训任务。
其次是学习方面, 9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举办师生见面会,见面会将从学院发展历史、现有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活动、学生就业等多方面多角度来介绍学院情况,使新生了解学院成长历史。在见面会上,新生还可以与各位专业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提出对学习专业等存在的困惑,以便对大学四年学业做出合理的规划。
最后是思想情感方面,军训结束后,院学生会将组织新老生见面会,2006级新生将可以与自己的师兄师姐们直接交流,请他们就自己的切身经验来介绍如何正确调整心态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更好地迈入崭新的大学生活。在今后的一年内,分团委还将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会、座谈会,还有新老生联谊晚会,使新生真正融入学院,让整个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一个温馨和睦、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2006级新生的到来,将为学院注入新的血液,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慢慢地成熟起来,在这个年轻但却不乏底蕴的团队中,相信马克思主义学院团结、奋进的精神会得到更好的深化和发挥,而新生们也定会有个丰富而永值怀念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