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中走过,一阵阵方言不时传入耳中,原来是法学院的学生志愿者正在用方言和学生家长交流。熟悉而亲切的乡音让家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部分家长不习惯说普通话,与志愿者们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志愿者使用方言对话不仅能使对方理解自己的意思,提高效率,也能使远道而来的学生和学生家长感受到学院的温暖和人文情怀。
记者随机采访了刚刚与家长交流的志愿者。面对记者的好奇,她腼腆的回答了问题:“这是带有人文关怀的迎新方式,一些学生家长比较习惯于方言的交流,我们也说方言,工作起来比较顺利。我们只是尽自己的一点力量,为迎新工作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一位来自四川的同学在开学第一天也感受到了方言迎新的魅力。“在陌生校园里听到乡音,这让我们有一种归属感。感觉自己来这里很久了,这是一次回家的旅程。”而另一位四川同学认为,用方言迎新能使同乡的师弟师妹有归属感,普通话虽然能交流,但远不及方言亲切,这种用方言迎新的方式能使陌生的距离缩短很多。
一位来自浙江的家长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同学们的热情让他非常感动,因为他普通话讲得不好,工作人员不是很明白他的意思,正着急时,一位同学带来了浙江的“翻译”,并很快将问题解决了。方言迎新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不仅有新意而且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