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晚,由我校团委主办、研究生会承办的“法治中国”系列论坛之第十场:“法学方法与中国法治之道”,在学院路校区图书馆报告厅揭开帷幕。四位法理学界的专家出席了本场论坛,他们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舒国滢、山东大学教授谢晖、陈金钊、中山大学副教授熊明辉。承前九场论坛取得的成果,本场论坛立足法理的高度,对法学方法和中国法治之道进行本质和根源性的分析和探讨。
针对法律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与会嘉宾展开了透彻明晰的陈述,并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叉讨论。在法学方法的概念上,舒国滢教授认为从其在西方理论的发展来看,区分法律方法论和法学方法论没有实际意义,谢晖和陈金钊教授则认为在中国语境下,以“法律方法论”冠之更具合理性。具有逻辑学背景的熊明辉教授阐述了其对法律方法逻辑有效性的认识,他认为逻辑方法是保证法律公正合理的基本工具,但不是法律方法唯一的和充分的方法。与会嘉宾重点讨论了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结合、法学方法论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影响。他们认为中国法学的分散化、散漫化,阻碍了中国法学的交流和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改变法学方法论偏居法理学一隅的不合理现象,为此各学科的法学知识者要充分合作、共同研究,“法理学者要走下来,部门法学者要爬上去,在合适的结合点握手”,打破部门法的壁垒,逐渐实现知识的整合。谈到法学方法论对中国法治的影响,与会者一致认为法学方法论对保证制度的安定性和正当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法学方法在司法实务界的贯彻和运用必将为我国司法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有力推动司法制度的完善。论坛在嘉宾和听众意犹未尽的互动交流中结束。
随着本场论坛的落幕,校团委和研究生会为同学们精心打造的十场“法治中国”系列论坛已经全部奉献完毕,相信这一系列的论坛必然能给法律学人带来一些启迪,对国家法治进程有所推动,为法学研究注入正确的理念、开辟新颖的视角。正法学研究方法,拓中国法治进程,论坛的落幕是一种结束却更是一种开始,期待我们有着学术品格和精神、胸怀祖国和人民的法律学子们秉承“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要义,关注法治焦点,推动法治进程”的理念,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