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商学院新商经系列讲座之“从‘十一五’规划看中国经济走向”

来源:校报通讯员 彭艳波   3-26   阅读:
T AAA

3月24日下午,在商学院副院长李晓教授主持下,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副院长王振中教授在昌平校区学术报告厅作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商学院院长孙选中列席了讲座。

王振中从GDP、粮食生产、进出口等方面有重点地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果,充分肯定了我国二十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他指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并通过漫画的形式告诉同学们,要对自己的祖国有充分的自信心并且积极投身祖国的各项建设。但他也指出,我国并没有达到所有的经济指标,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高中毛入学率未达标等,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随着富裕程度的提高,新的“读书无用论”又得到了一定的认同。同时,王振中紧密结合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从当前存在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群体性事件、妨碍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出发启发同学们思考,对未来五年的政策导向作了详细解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立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发展;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他特别强调,优化产业结构时,要着重发展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及为第二产业配套的服务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是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保持政策的前后一致性。在讲座中,王振中用幻灯片,向在场的老师同学纲要性的展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发展上要坚持的六大原则: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在讲演的最后,他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建设的两大主题词:国内要“和谐发展”,国际要“和平发展”。

在听众提问环节,王振中对同学们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西文经济学的借鉴、对改革的态度以及扩大内需等问题一一作了回答,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会后,了解到本次讲座也是商学院实施“第二课堂正规化”活动以来举行的第一场活动,记者采访了商学院05级学生辅导员吴颖。她告诉记者,“第二课堂正规化”活动要求同学每人每学期应参加不少于4次由校、院级单位主办或协办的专题报告会、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并做好学习记录,目的在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进行更为广泛的学习。

  • 相关链接:

    王振中,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主要研究经济学基础理论、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转型经济;每年担任学术系列著作《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的主编。有关专著、论文、研究报告等先后获得“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国家图书提名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研究成果、优秀信息奖”等。

    学术兼职:

    现兼任中国期刊协会经济期刊联合会会长、《经济学动态》主编兼社长、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理事、中国综合开发院理事、中华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理事、国光基金秘书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中国城市发展基金执行委员等。

    主要著作:

    《汇价水平的变化与对外经济的发展》

    《非过剩资本型国家海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思索》

    《对中国三大汽车合资企业的实证分析与思考》

    《经济特区与出口加工区的比较研究》

    《资本难道真的没有旗帜吗?》

  • 相关链接

    “第二课堂正规化”活动是商学院学工办在院党总支领导下,根据我校本科生教学计划中对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及社会实践的要求,以及结合我校德育新体系建设的精神,从05级学生开始实施的,要求每人每学期应参加不少于4次相关课程,且每次均应在所发手册上进行学习记录。每学期须修满8个学分。第二课堂由思想政治类、学术修养类、综合素质类、社会实践类等四类课程组成。考核结果与评优、入党挂钩。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