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法治中国”系列论坛第五场之法学理论与实践的几个前沿问题评析

来源:校研究生会 文/马丽 摄影/汪博   3-16   阅读:
T AAA

由我校研究生会主办的“法治中国”系列论坛第五场于3月15日晚6:00—10:00在学院路教学楼108室隆重举行。本场论坛的主讲嘉宾是德国明斯特大学博士,我校国际法学院教授、博导许浩明教授。许浩明教授是我校近年来引进的优秀“海归”人才之一,入校以来,许浩明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幽默的谈吐和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在学生中赢得了很高声望,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好评。

许浩明教授的讲授内容涉及宪法、民法、国际法等诸多法学学科,他以自身的法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基础,从国外联系到国内,对当今法学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前沿问题进行了细致透彻的评析。许浩明教授首先从宪法司法化、中国宪法改革的新方向、人权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异军突起”等三个方面谈了他对宪法问题的基本观点,他指出宪法司法化的实质就是在诉讼程序中适用宪法的问题,中国宪法在经历了2004年的成功修改后,仍然没有完全弥补其本身所具有的结构性硬伤,与宪法学甚为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宪法中不适宜于宪法司法化的地方主要有五点:第一、宪法私权利保护之体系不完善;第二、宪法中“基本权利”不能与“基本义务”对等;第三、必须弄清“基本权利”与“一般(民事)权利”的本质性区别;第四、宪法与下位法的关系;第五、关于“一般人格权”的定位。接下来,许浩明教授又相继介绍了国际公法中主权与人权问题、国际私法中实质正义问题、世界组织法律在中国的正确适用问题以及欧盟法的系列问题。对于每个问题许教授都能抓住要害进行深入剖析,并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法律建议,他这种高屋建瓴的学术水平和独辟蹊径的分析视角博得了在座同学由衷的赞叹。

值得提出的是,在持续近四个小时的论坛中,许浩明教授一直站着讲授,并且没有休息过一次。由于时间的关系主持人建议取消提问环节,但是在许浩明教授的一再坚持下提问环节依然按计划进行。他这种敬业精神博得了在座同学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讲座最后,许浩明教授以“为国家法治事业贡献力量”的铿锵之言勉力大家。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