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2005年度中国法学教育十大新闻评出

来源:新闻中心   12-30   阅读:
T AAA

2005年度中国法学教育十大新闻评出

2005年,中国法学教育领域有许多新闻事件让我们无法忘记。这些事件,凝聚着中国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思考和实践,凝聚着中国法学教育研究领域的代表团队和领军人物的智慧光芒,凝聚着我国法学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精彩点滴……

为了忠实地记录中国法学教育事业前行的脚步,总结法学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坎坷与经验,中国政法大学携手全国主要法律院校,开展了2005年度全国法学教育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目前,评选活动已圆满结束,入选新闻涉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领域在2005年度发生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引起广泛关注的新闻事件或人物。现将评选结果公布如下。

附:2005年度全国法学教育十大新闻

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

新 闻 中 心

2005年12月29日

附件:2005年度全国法学教育十大新闻

1、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于9月5—10日在北京、上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与会代表一道致力于探讨法治的内涵及其在建立和谐的国际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面临的挑战。会议期间,北京、上海两地设立了法学教育等二十多个分会场,由曾宪义、张文显、徐显明、吴志攀、吴汉东等近两百名学者组成的中国法学教育代表团参加了大会专题讨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接见了与会代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任本次组委会主席。

2、我国第十次博士学位点评定工作结束,法学学科博士点增量空前。在2005年的第十次博士学位点评定中,共新增法学学科博士点125个,这是我国自批准建立法学教育博士点以来被批准学科授权点最多的一次,对我国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展示了我国法学教育的繁荣景象。

3、2005中美法学院(校)长会议4月1日至2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承办。会上,来自哈佛、耶鲁等50多所美国著名法学院校的院校长以及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一百多所高校的院校长约200人与会,会议对法学课程设置、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的不同培养方式及诊所式法律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提供数据说,我国目前近400所高校设有法学专业,在校大学生36万人,占全部在校大学生总数的5%。

4、第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揭晓,首届“中国杰出青年法学家论坛”于2005年1月14日在京召开。由中国法学会主办、中国青年报社协办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近日揭晓,首届“中国杰出青年法学家论坛”也于2005年1月14日在北京召开。获选“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的周叶中、莫纪宏、许章润、马怀德、薛虹、邱兴隆、卢建平、谭世贵、左卫民、陈瑞华等纷纷登台,就当前各界普遍关注的法治建设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发表观点,提出建议。由许崇德、应松年、徐显明、郑成思、高铭暄、陈光中、樊崇义等法学界名家做了精彩点评。

5、中国近代法学教育迎来110周年。最早设置法律学科的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低调进行了110周年校庆,而广东法政学科迎来100周年,中山大学则在穗隆重举行了庆典。

6、国内首家法律硕士学院成立。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法律硕士的培养工作,探索培养职业法律家的中国化模式,中国政法大学专门成立国内首家法律硕士学院,著名法学家方流芳教授出任院长。该学院将专门开展法律职业化教育,探索全新的法律硕士培养模式。据悉,该学院今年招收了155名法律硕士。

7、部分法学家“集体跳槽”。8月18日,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宣布成立,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赵秉志教授出任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是1999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由赵秉志教授担任主任,卢建平教授担任执行主任。此次不仅赵秉志、卢建平离开人大,且有另外3名业务骨干,媒体将这次大规模的人才流动称为“法学家集体跳槽”。

8、质疑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北大法学院贺卫方教授停招外法史硕士生。6月24日,贺卫方在学术批评网发布《关于本人暂停招收硕士生的声明——致北大法学院暨校研究生院负责同志的公开信》,指出“现行法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设计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缺陷,考两张综合卷涵盖多达十门课程,这种打着对考生全面考查旗号的做法实际上产生的后果却是削弱了考试应有的专业偏向。尤其是法律史和法理学专业,这样的考法足以让那些爱好理论和历史、并且对此已经有大量阅读(因而很可能‘偏科’)的考生被卡在门外。”因此,贺卫方决定“自2006年起,不再招收法律史专业研究生”。贺卫方还对研究生保送制度提出质疑,认为因学习成绩优异而被保送的学生过分偏向于应试型,学问未必做得好;因是学生干部、特长生而被保送就更不合理,这样出身的人很少有人能成为好的学者。贺卫方称自己有权利不招生,直到考试制度恢复到非常重视选拔培养学术人才时再恢复招生。

9、东吴大学法学院迎来90周年院庆,大陆百名法学家前往交流。2005年3月25日至4月1日,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90周年院庆暨法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召开,中国大陆数十所学校派员前去交流。参加学术研讨会的还有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的学者,会议主要就目前世界法学教育的现状、各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比较及法学教育的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东吴大学法学院系民国时期我国法学教育重镇,素有“南东吴,北朝阳”之说。1949年受国内局势影响,东吴大学法学院部分迁台。留在大陆的东吴大学法学院由杨兆龙任院长,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并入华东政法学院。

10、“中国民法典论坛”成功举行十场。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举办的“中国民法典论坛”自2002年11月开坛至本年度4月,已成功举办了十场,每场均有3——5名国内著名学民商法学者出席。江平、王家福、王胜明、王利明、曾世雄等共30名学者出席了论坛,主要就中国民法典的立法思路和立法体例,中国民法典制定中的重大问题等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