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人文学院03、04级本科生党支部为响应我党和我校先进性教育活动计划及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方案,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和密切学生党员与普通群众的联系,增进相互感情,并从中获得深刻体会和知识,支部不仅开展党员学习讲座积极学习党性党规,还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将先进性落实到生活中。
19日,人文学院03、04级本科生党支部组织支部学生党员前往流村镇漆园村慰问残疾老人赵成生,老人今年已经58岁了,可是他却远远没有58岁老人应有的健硕,岁月和贫苦一起刻在他满是沧桑的脸上,常年的疾病和劳累也使得他步履蹒跚,在我们的交流中,老人第一句话就颤巍巍的说:“全家都是依靠共产党了……”老人的老伴儿是先天性软骨病,常年的卧床和病痛折磨已使她丧失了语言能力,老人还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因为家中经济实在困难,所以从小都寄养在亲戚家,一年也见不了一次,老人在谈起儿子女儿时,言语里全是温情和思念,泪花闪烁,可是不足40平米的房间里阴暗潮湿且堆满了杂物和少得可怜的日用品,儿女即便是回来了也没有地方去。全家的经济来源都是靠那二亩薄田以及政府的一点点补贴。老人已经老了,无论是农活还是家务活都让他有些力不从心。学生党员给老人送去了米、油等生活用品,帮老人收拾了他的小屋,帮他整理了编筐用的藤条,同学们看到,老人糊窗户上的纸在瑟瑟寒风中摇摆不定,同学们默默的为老人用塑料布糊了窗户。我知道,即便是我们今天帮老人做再多的事情,我们依然会感到不安和难过。
在老人不多的言语中,说得最多的就是:“你们是党员,共产党,我支持。”在几个小时的慰问活动中,党员们能做的事是有限的,但是他们却在老人心中留下了无尽的关爱与温暖。支部也和老人的家庭结成了“一对一”的帮助计划,支部将定期分批去老人家里帮助老人料理生活,分担老人的不便和困难。虽然力量单薄,也许他们给不了老人更多的物质帮助,但这至少让老人在孤寂的老年,精神生活不至于孤寂。
与此同时,人文学院03、04级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另一批学生党员于19日前往中国政法大学勤工助学服务中心挂牌的太阳村进行先进性教育实践活动,慰问儿童。那里的孩子都是一些罪犯的子女,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他们比别人更需要关心更需要帮助,党员们帮助他们温习功课,整理生活用品,同他们谈心聊天,并互留了联系方式,希望能尽可能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受此启发,支部在当时当地,立即组织召开了一次支部座谈会,会上强调了学习贺国强同志讲话的重要性和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四个特点、五点要求,同学们也进行了深刻的思想交流。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本次座谈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在讨论中发现,为太阳村的孩子们创造一个平等的环境尤为重要,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们今后步入社会,同学们与太阳村的孩子们一起游戏,看着孩子们的灿烂笑容,同学们也深感肩负的社会责任——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能在同一片蓝天下感受阳光带来的温暖。
在19日的两项爱心活动中,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将党的关爱送到缺乏亲情的儿童周围,送到生活贫苦的老人身边,虽然目前大家只是学生,但是他们已经时刻把党员的责任感铭记于心,把先进性落实于行。为保证保先教育活动的贯彻落实,支部还在院内设立支部邮箱(renwendangzhibu@163.com)并公开公布,以便积极听取群众意见,改进党支部的工作。邮箱有专人管理,以确保随时解决同学疑问,时刻服务同学生活,对于每次邮箱收集到的信息还将定期向上级组织汇报,以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纷纷表示,对“先进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定要让“先进性”渗透进生活的点点滴滴,让这种先进性在我们身边发扬光大,散发无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