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晚,由社团联合会主办的百家讲坛系列讲座邀请到了一位特殊的嘉宾,我校校友、中科院可可西里科考队副队长兼首席新闻官、中央电视台可可西里前方报道组负责人陈晓夏。
2005年1月18日凌晨3时15分,陈晓夏和科考队的另11名勇士,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成功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期间,陈晓夏对整个科考探险活动的过程进行了拍摄记录,制作了大量现场报道。而后陈晓夏又跟随中科院科考队成功横穿了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核心地带,挑战了生命极限。
陈晓夏在讲述自己个人经历的同时,不断通过回放自己短片让在场的同学感受当时的情况。有全队一起在最高点上的欢呼,也有因为某一个人的身体原因离开大部队时的动情场面。精彩的报告不断引起同学们阵阵的掌声。
巧的是,陈晓夏的母亲同样是我校的校友,作为两代法大人,在陈晓夏作报告的当晚,母亲也通过短信发来了对儿子来校作报告的祝贺。
现场的气氛是融洽的,在提问阶段,因为同学们热情的提问让讲座结束时间一拖再拖。
活动最后,陈晓夏向社团联合会赠送了珍贵的礼物,包括一块来自南极的石头,签有十三名登上南极最高点的队员名字的纪念封,以及本次可可西里科考的吉祥物等。
相关资料:
陈晓夏,1998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后就在一直在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科技专题部从事记录片的创作。主要作品有《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邓小平与中国科技》、《心系黄河——黄河科学考察》、《中国科普万里行》、《抗疫史话》、《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等大型系列片,获得的主要奖项有第八届全国优秀科技音像制品奖一等奖,首届“海湾杯”全国科普作品大赛最佳专题片奖和最佳科教片奖,全国公安消防部队特勤业务训练展评一等奖,《揭秘“死亡之谷”》被收入2004北京国际科教电影电视展评研讨会,多篇论文在《电视研究》、《科学新闻学术专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其中《科学探险节目的动态传播》论文获得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特等奖,《镜头见证》、《天花与种痘》等被收入多部书。此外,还先后获得第五届“火凤凰杯”全国优秀消防科普宣传工作者,中央电视台年度先进个人、中央电视台2002年至2005年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纪念奖章等称号。(以上资料来自央视国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