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9:00由校团委、校学生会主办的校庆系列活动之——北京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专场演出在我校昌平校区礼堂拉开帷幕。 北京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年轻的演奏家及歌唱家们一行21人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音乐的,关于民族的畅想曲。这让记者不禁想到一个词:花好月圆。明月当空照,花儿开篱下,民乐却在心上流。
昨晚演出的开场曲是《花好月圆》,伴随着动人而熟悉的曲调,台下的同学们竟不约而同地说出了曲子的名称,让乐队指挥刘老师非常高兴。随后演奏的几曲如:《金蛇狂舞》、《喜洋洋》等也都是同学们叫得出名字的脍炙人口的民族乐曲目。刘老师高兴之余在现场随机请了一名同学指挥演奏《喜洋洋》,这位幸运的同学可算是过了一把“指挥家”的瘾。虽然生疏的动作惹得大家又笑又羡慕,但同时,现场气氛一下子高涨起来。
既然是民族乐,少了少数民族乐曲就不算精彩。接下来北京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又为同学们演奏了瑶族、高山族及塔吉克族等民族乐曲。特色鲜明的旋律、悠扬美妙的曲调,把现场观众的心也仿佛带到了帕米尔高原上,到了宝岛台湾,看到各民族的姑娘翩翩起舞。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中国的胡琴、琵琶、笙、埙、笛、鼓等竟然也能演奏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俄罗斯的《山楂树》、波兰的《森林里的少女》等,正所谓西乐中奏,别有风味。
演出的最后是北京歌剧舞剧院的两位青年歌唱家为同学们献上的耳熟能详的民族歌曲《好日子》等,把演出推向了高潮。从开始到演出结束,同学们一直掌声不断、热情不竭。
民族音乐是我们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许多民族艺术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段,如歌剧、舞剧等。民乐对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有很大的帮助。在世界音乐之林中,中国民乐以其鲜明的特色、饱满的韵味及悠久的历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民乐演奏家们越来越注重创新和吸收新的活力,尤其“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很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重新崛起。
这次演出既是对母校生日的献礼,也是一次把民族音乐带入大学生心中的一种尝试。而从现场的掌声中可以看出,这次尝试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相信中国的民乐将会越来越辉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