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首届法大“朝霞”诗歌朗诵会——纪念海子逝世25周年活动成功举办

来源:谢畛   12-31   阅读:
T AAA

首届法大“朝霞”诗歌朗诵会——纪念海子逝世25周年活动于2014年12月30日19点至22点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学术讲堂成功举行。本次朗诵会由中国政法大学系统法学与系统科学和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朗诵会的诗歌选编和总导演熊继宁教授致开幕辞。特邀嘉宾《影响力中国》副总编辑潇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首都青年朗诵团艺术团艺术指导姬国胜、导演及钢琴演奏家彭琳、首都青年朗诵艺术团朗诵家郭延芬参与了诗歌朗诵表演并给获奖人员颁发奖状。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院、法律史学研究院、刑事司法学院、法律硕士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中欧法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法学院的25名师生及离退休干部处的4名老干部,为在场观众贡献了一场历时3个小时的精彩表演。

《首届法大“朝霞”诗歌朗诵会——纪念海子逝世25周年》参演人员及嘉宾合影

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工作和生活期间创作诗歌、散文200多万字。海子曾经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制系统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熊继宁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小月河畔、军都山下,孕育了法治英才、诗歌王子。” 他指出:“法大人不仅追寻着法律的精神,也洋溢着诗歌的激情;既有着法律人的庄重和严谨,也怀揣诗人的浪漫与激情。 ”为此,在海子逝世25周年之际,中国政法大学系统法学与系统科学和文化研究中心特举办“《朝霞》——纪念海子逝世25周年诗歌朗诵会”和文艺表演活动。

本次朗诵会所朗诵的四篇海子诗歌散文中有3篇是未曾公开发表的,其中有:《人墙》《果树》《高原上》,其余23首朗诵作品中有16首为法大师生创作,其中包括:《霞光》(济宁)、《寒冬伏泰阳》(玄武子)、《世人解海子》(玄武子)、《海子真的不是神——新谱咏叹调》(玄武子)、《海子,你还好吗》(谢畛)、《悼海子》(戴龙)、《海子,你在哪里》(马春荣)、《划过的流星》(静人)、《在空中的旋律》(五味)、《天使的翅膀》(静人)、《等风来》(谢畛)、《情债》(田言)、《苍茫林中》(张志杰)、《魔鬼的工匠》(玄武子)、《太阳与人》(济宁)、《和诗》(玄武子)、《我们曾经年轻过》(陶彩燕)。与会嘉宾朗诵的部分作品也为本人创作,其中包括:《对灵魂说》(潇潇诗人)、《致玛吉阿米》(谭武昌)。

这次诗歌朗诵会分为四个主题:诗歌与理想主义、追思与怀念、太阳与人、梦想照亮中国。《霞光》开场诗歌后,《人墙》《寒冬伏泰阳》《<法律文明、政治文明与系统法学>中的海子诗歌》 《祖国/或以梦为马》《相信未来》的朗诵和音乐及《神秘园》的伴奏曲将观众带入了诗歌与理想主义的追求之中。接着,凄婉的陶笛声引入了《世人解海子》和《海子真的不是神啊——新谱咏叹调》的朗诵,《海子,你还好吗》《悼海子》《海子,你在哪里》 等诗歌朗诵,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将观众带入了对海子的深深追思与怀念之中。舞蹈《天路》的表演为观众拨开了“太阳与人”的天幕:在《划过的流星》《在空中的旋律》《天使的翅膀》《等风来》《情债》《苍茫林中》以及嘉宾朗诵《对灵魂说》等人性的诉说之后,《魔鬼的工匠》用戏谑、反讽的语调凸显了科技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尖锐冲突;《太阳与人》的朗诵揭示了人的理性追求与自身弱点的巨大反差。《中华武功扇》的表演中,白衣红扇相互辉映,舞动了“梦想照亮中国”的激情,《祖国,我不用言语》《我们曾经年轻过》《共青团证》《梦想照亮中国》的热情朗诵,在《桃花谣》的歌声中,飘入梦境。

嘉宾姬国胜悲情朗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使得整个会场再次沉浸在对海子的追思和怀念之中。

本次朗诵会穿插颁发了“诗歌创作奖”、“诗歌朗诵奖”、“志愿者奖”、“表演者奖”和“嘉宾奖”。

朗诵会在精彩的舞蹈串烧节目中结束。

本次诗歌朗诵会参会嘉宾有:原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惠中、中国政法大学政管院教授邬明杨、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文书教研室教授刘永章、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沈诤、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柴小青、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支小青、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辛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编辑艾文婷、中央编译局学术出版社副社长冯章、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石新中博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副处长贾园春、北方交通大学教师韩丽雯(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国际汉语诗歌协会理事刘井彬。

观众评价:“这是一次走心的演出”。司法文书教研室刘永章教授说:“我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的激情岁月。”嘉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教授评论说:“这是一次纪念海子的高水平诗歌朗诵会。”政管院老教授邬明杨感慨地说:“中国政法大学需要诗歌!”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