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01级毕业生发出诚信就业倡议书

来源:逸驰空间记者 钟山   3-22   阅读:
T AAA

又到了一年一度大学毕业生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了。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1级毕业生在即将踏出校门之际,向全体毕业生发出了“文明离校 诚信就业”的倡议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吴意芬老师在谈到发出这份倡议书的初衷时说,在每届学生就业过程中,总会有同学虚报年龄,虚报成绩,甚至谎报是党员、干部的现象出现。而且媒体上也有报道,在一个班里甚至出现了五、六个班长的情况。我校有2000多毕业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会影响同学们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今年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的形势下,同学们找到就业的机会很难得,更不应该失去这宝贵的机会。

吴意芬在谈及往年我校总会出现一些毕业生在签约之后又违约的情况时,她表示这样会使得一些单位对我校的印象不佳,丧失对我校毕业生的信任。在就业形势越严峻的形势下,同学们越应维护我校的形象,也为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减少困难。为了防止互相拆台、互相包庇的情况出现,也考虑到这样做的负面影响,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1级毕业生们在即将离校之际向全校毕业生发出了这份倡议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首先在学院2001级毕业生内部做工作,党、团、班级全体干部都开了会,做出部署,制定工作计划,积极响应毕业生文明就业,诚信就业的倡议。

[倡议书]

文明离校 诚信就业

同学们: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我们就要离开军都山下这个美丽而宁静的校园,带着母校的殷切期望走向社会了。

然而就在我们不辞劳苦辗转于大江南北,奔波于各个用人单位之间时,耳边却不时传来一些极不协调的音符,在求职的过程中,个别同学竟然冲破诚信防线,假冒党员、谎报年龄、涂改成绩、伪造证书、毁约违约等不智之事时有发生,不仅使自己白白丢掉了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抱憾终生,也严重损害了我们母校的声誉,令人扼腕。

无信无治,无信不立。诚信,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国人所首倡。然而,随着社会意识的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诚信价值观的危机日益显现,菁菁校园也不再是诚信的一方净土。

诚然,现代社会择业竞争日趋激烈,作为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我们的学历还不够高,也谈不上什么浩瀚渊博的知识;我们经验不足,也没有什么经天纬地的才华,我们切身感受着巨大的就业和生存压力,为工作之忧夜不安眠,为就业之事食不甘味。然而,纵然困难重重,我们也没有任何借口贪图眼下一时一事之私,而丢弃了为人处世之根本,更不能置母校的声誉于不顾!

其实,平心而论,政法大学两千毕业生,其中绝大多数是非常优秀的,只要我们认识到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社会潮流,客观地看待目前的就业形势,理性地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准确地定位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职位需求,职场之广,岂无容身之处?平凡岗位,焉知不能成就未来?

人之有诚,社会不弃,人之无信,亲友弃之。作为法大之子,我们可能永远成不了母校的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让母校为我们蒙丝毫之羞,丰功伟业未必人人都能成就,但诚实守信却堪为一世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当以本领立足,以诚信润身,在求职过程中,实事求是,明理诚信,为自己以后的发展铺开一条诚信的大道,为法大母校的未来营造一片明净蔚蓝的天空!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2001级全体毕业生

2005年3月13日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