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一封信 两篇稿 来自长者对青年的关爱

来源:新闻中心 刘杰   12-15   阅读:
T AAA

杨振宁教授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全球炎黄子孙无不为他在世界科学殿堂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感到骄傲。然而,他自己却认为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由此,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杨振宁教授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

近日,《世界知识》和《名人传记》两本杂志分别刊登了关于杨振宁教授的两篇文章,我校年近85岁的老领导戴铮教授在读后深受感动。他立刻致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抗美教授,在信中他认为,杨振宁教授作为一位学者,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尤其是对新中国的感情和对中国共产党前途的信念。马抗美教授收到来信,为戴老对青年学子的关爱所感动,她立刻指示向全校师生推广这两篇文章。

时逢我校近期正在开展“德育新体系”工作,而爱国主义精神又是我们“德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如何学习杨振宁教授的爱国之心,又如何将这种精神得到传承,这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的思考;现将两篇文章刊登,与广大师生共飨,希望杨振宁教授的这种拳拳赤子之心能得到全校师生的共鸣。

[转文1]归根反思——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外交学院论坛上的讲话http://cupl.edu.cn/news/2756_20041215164138.htm

[转文2]科学泰斗 煌煌人生——记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http://cupl.edu.cn/news/2757_20041215164153.htm

[评论]杨老情系中国 青年学生当自勉http://cupl.edu.cn/news/2759_20041215164532.htm

[评论]一篇讲话稿 饱含多少爱国情怀http://cupl.edu.cn/news/2761_20041215165024.htm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