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一篇讲话稿 饱含多少爱国情怀

来源:逸驰空间记者 王怡   12-15   阅读:
T AAA

[前记]杨振宁博士的这篇讲话我看了三遍,不要太惊讶哦!坦白说起初是因为没看懂,我们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逸驰小记们凑在一起狂批杨老那有些混乱的文字结构。估计是因为他老人家在美国居住了近60年,深受西方语言文化的影响,很多句子读着便颇带西味儿。但再看这些文字的时候,一种共鸣油然而生,不为别的,只为那字里行间透出的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只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作为一个经历了新旧中国交替变化的知识分子,杨老最深切的感受就是中国城市急速的变化,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诚然,我们这批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对于旧中国的了解仅限于书籍和影视作品,但对于发生在身边的变化却是印象深刻。比如电脑的普及,儿时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梦想现在触手可及。

亚里士多德写道:人们聚集到城市是为了生存,住在城市之后是为了过美好的生活。

中国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的梦想也在不断地改变着:80年代大家渴望进个国营单位,那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90年代青年们热衷于念英语,盼着到国外去发展;而今,中国人想到外国走一走,了解世界,但最终还是回到中国,生活在自已的国土上。

作为一个年逾80的老科学家,杨老就像他所推崇的中国文化一样坚韧不拔。尽管中国现在面临很多的问题,杨老依旧如此乐观。“我的回答是:今天的大问题并不比过去100年中华民族经历过的许多大问题严重”,他的这句话很值得人们细细思量。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知道“中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有些时候我们是沮丧的,因为中国是我们的祖国,然而她不够强。可是我们不该也不会一直沮丧,我们明白:祖国是年轻的,青年是那充满活力的生力军。

尽管中国现在还不能称之为一个强国,她却是一个崛起的大国。当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那句“中国的发展对全世界产生影响”回响在清华大学的上空时,世界听到了“中国不仅神秘古老,而且快速发展”。

作为一个以曾经接受中国文化的薰陶为自傲的中国人,杨老在讲话中一再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精神。

在我国推行市场经济的今天,人本精神可以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去,尤其是企业管理。企业战略、人本、文化可以被看成企业管理的三驾马车。其中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管理者只有懂得如何激励人和管理人,才能使其发挥最大效应。

杨老在接受诺贝尔奖金时曾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

历史造成现实,杨老的成就不仅让祖国骄傲,而且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现实又谱写未来,同为中国人,我们不仅要为祖国骄傲,还应该切实地做些事情。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