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24日晚7点,我校准律师协会在A段309教室举办了“关注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会内培训,活动邀请到了我校就业与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主任与同学们热烈讨论。
主持人对活动主题作了大概阐述,即在目前人才结构矛盾日益突现,人才资源逐渐从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的形势下大学生如何定位的问题。接着解廷民用内部数字资料大体介绍了法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从02年到04年,实际就业率大概下降8个百分点。细究其原因,解廷民分析说,首先是法学教育泛滥,由司法部所属到几乎校校有法学专业,挤占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其次就业集中于北京,工作岗位方面集中在党政机关。而司法部门自人才分流后,无法大量安排就业;再次研究生也挤占了本科生的就业市场。面对这种情况,他希望同学们拓宽就业渠道,往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发展;在就业地域上可向海外发展。在解廷民看来,考研与就业应根据自己情况,衡量利弊。
在同学们的自由提问阶段中,当被问到我校毕业生在外地是否有优势时解廷民说,优势还是很大的。因为在广东、浙江、山东等省人才政策都很好。面对普遍关注的留学问题,解主任说面对国际化趋势,有国外学习经历哪怕是短暂学习经历,对同学们的就业都有帮助。
大学生就业难是中国社会转型与高增长的短期不平衡在就业领域的一个显现,需要政府、学校和大学生作出努力才能解决。深入探讨高校就业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