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党代会报告总结成就与经验 展望未来与发展

来源:新闻中心记者 园林   11-19   阅读:
T AAA

石亚军同志代表第五届党委所作的报告题为《全面建设法科强校,开创我校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整个报告内容全面,层次清楚,文字简洁,总计13000余字。报告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十一年来的工作及基本经验”,简明扼要地回顾了1993年以来学校原任党委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积极探索,推进改革,对学校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及现任党委贯彻落实“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党政班子通力配合,大力深化改革,加强建设,使学校呈现出了可喜发展局面,总结了我校长期以来得以较快发展所积累的基本经验。第二部分为“建设法科强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深刻分析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今后20年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应该达到的主要教学指标,以及学校今后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建设的内容与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第三部分为“全面加强、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今后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为实现目标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与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石亚军在报告中总结了11年来取得的成就。他说在过去的11年里我校坚定不移的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在不断探索中更新办学目标和思想;学科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学质量在深化改革中不断提高;科研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国际交流和影响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职工的生活待遇不断提高;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在总结了11个方面的可喜发展的基础上,报告总结了我校在11年发展历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八个坚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学校工作的全局;坚持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办学思路,创造改革举措,创制发展局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将大家认识和对待问题的态度统一到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上;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深化学校各项改革,不断完善教学科研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民主办学,充分尊重和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坚持开放式办学,争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力量;坚持确保稳定压倒一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推动中心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石亚军同志强调以上八条经验,是我校长期以来得以较快发展所积累的基本经验,更是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早日达到我校发展目标所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

石亚军同志指出,要建设法科强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首先要确定总体目标,就是要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把我校建设成多科性、研究型、开放性,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建设成中国法学教育中心、法学研究中心、法学图书资料信息中心及国家立法与决策咨询服务中心,使学校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间法律文化交流的主要学府。其次要建设结构合理、实力强大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群。再次要建设素质优良、水平高端的师资队伍。第四要建设质量上乘、富于创新的教学工作。第五要建设底蕴深厚、长于突破的科研工作。第六要建设以人为本、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第七要建设效益较高、保障有力的条件体系。第八要建设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要实现建设法科强校的目标,必须以强有力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石亚军同志指出这就需要建立两个体系:坚实厚重、卓有成效的党建新体系和全员参与、生动活泼的德育新体系。建设党建新体系的任务是,以继续实施“十大工程”为依托,重点加强以普及“三个代表”为核心的思想理论教育,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的班子和队伍建设,以强化廉政自律为核心的党风建设,以凸现先进性为核心的党员教育,以增强组织力为核心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党建机制和党的工作局面。建设全员参与、生动活泼的德育新体系就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为指导,确立“德育为首、贯彻始终”、“全员参与、全责司职、全程培育、全面实施”的系统观念和全局观念,构建以“两课”教育为主渠道,专业教育与“两课”教育相结合,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注重育人目标的层次性和衔接性,形成多样化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具有教育合力,富有实效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培养体系。

在报告的最后,石亚军同志号召全体党员和教职员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团结进取、艰苦奋斗,为实现中国政法大学各项事业的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法科强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