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随着多家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聘毕业生,2005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为了使我校2005届毕业生能够及时了解今年的就业政策、认清形势,准确定位、抓住机会、调整好择业心态、做好就业的充分准备, 10月29日,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面向2005届毕业生,在昌平校区阶六教室召开了“2005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会”。就业指导中心解廷民主任向大家介绍了近几年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概况,毕业生在求职就业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中心200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计划。
解老师首先用数据向大家介绍了近四年来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其中着重介绍了04年毕业生的就业概况。近几年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呈现出一下几个特点:考研率(包括考取双学士)有所提高;毕业生就业地区相对集中,主要为北京与广东,到北京市属单位就业的有348人,占实际就业人数的45.6%,到中央部门就业的有130人,占实际就业人数的17.04%。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有:专业结构比较单一,04届毕业生中86%为法学专业学生;生源结构与人员去向存在矛盾,从04年开始,北京不再把法学专业列为十个紧缺专业专一,也就是说非北京生源在北京就业的难度增大;招生规模上升,人才培养质量有所下降;就业观念需改变,择业技能需提高;有些地区设置的政策性障碍,也影响了毕业生的跨地域就业;西部地区吸引毕业生就业措施的力度不够等等都影响到了我校毕业生就业。
05届毕业生就业已经开始,毕业生如何面对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此解老师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引导:一、书面材料(简历)的准备,简历应当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针对性强,书面材料一般应该包括简历、推荐信、自荐信、成绩单、荣誉证书等。毕业生向不同的用人单位投递简历材料不应都统一为一个模板、一成不变,而是应单位的性质而定;就业中要注意诚信问题,成绩单、荣誉证书等不要弄虚作假。二、在面试中应该注意相关礼节问题,着装应当比较正式,女生可以略施淡装,男生一般应当着西装领带,但应当注意颜色选择与搭配等问题。另外,与用人单位联系时应当注意礼貌问题,电话联系等应当注意时间问题,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面试不管成不成功都应当注意对单位给予的机会表示感谢。
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2005年的工作计划是:争取使我校明年的就业率高于今年同期水平,因此,就业指导中心将围绕这一目标积极开辟就业渠道;同时我们鼓励05届毕业生自主创业、到西部、基层就业,学校还会继续提供一系列有利于毕业生到西部、东北地区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中心将继续以学生为本,努力提供最好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培训等。最后,解老师详细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一系列就业问题。这次报告会受到了广大同学的热烈欢迎。之后,就业指导中心还将继续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各种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服务,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
(责任编辑 蔡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