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晚六时,由中国政法大学校友会、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办的迎校庆“就业路上有你有我”系列讲座第一场“生于八十年代”在阶六教室举行。我校许浩明教授和程春明副教授应邀主讲。
许浩明教授和程春明副教授都有十几年的国外生活工作经历,他们不凡的求学工作经历使他们对人生有着不同的感悟和体验。而校园内的学生是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当代大学生在享受高速发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对前途生活充满了种种迷惘。两位教授在讲座开始了他们对人生的解答。他们谈到了同学们最为关心的考研就业问题。
许浩明教授为大家提供了一组数据说明今年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他认为以往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优越性已经越来越小,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毕业生都希望留在北京的大单位工作,而另一方面目前就业市场却面临饱和;而从就业过程来看,我校毕业生在招聘过程中暴露出了知识面狭窄,笔试写作能力差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加以重视。他认为在考研就业这场马拉松比赛中,关键在于大家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提高学历。社会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机会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大家为自己设立一个目标。许浩明教授通过讲述德国总理施罗德成长的经历告诉大家要明白人的一生并不在与你目前的状况,而是在于你是否积累了未来成功的实力,大家要不断完善自己。同时一具人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学会感谢父母感谢社会。这样就能避免类似马加爵的悲剧。
程春明副教授认为,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选择考研继续深造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这在西方大学也很普遍,而学校也正在为同学们进一步深造创造有利的条件。就业难的问题有很多原因,不仅同学们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学校也应该为学生与社会之间架起来一座桥梁。在谈到八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问题时。程春明副教授认为这一代人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有着说一不二的地位,进入社会后就可能存在害怕竞争的问题,但是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弱,也能够在人生过程中不断挑战自己。而由于社会对这一代人寄予了过高的期望,有时候就可能产生希望与成长过程脱节的问题,也给这一代人带来很多迷惘和压力。程春明副教授告诉大家,好运的人总是跑在一切事物的前面,并告诫大家一定要学好外文,同时学会给自己订立短期和长期的计划。
讲座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两位教授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阅历为大家带来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