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总结经验 开拓创新 推动学生党建向前发展

来源:文/通讯员 卢朵宝   4-26   阅读:
T AAA

2003年,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北京市高校党建会相继召开,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任务。在这一新形势下,我校党委总结经验,锐意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2003年,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北京市高校党建会相继召开,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任务。在这一新形势下,我校党委总结经验,锐意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积累了许多党员发展方面的宝贵经验,学生党员发展比例在北京市一直处于前列。在党建工作中,高度重视党务工作人员的配备,把一些政治素质高、具有奉献精神、熟悉党务工作的同志选配到分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班子里,同时加强对他们思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党校的重要作用,建设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扩大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规模,每期培训班人数从以前的三四百人扩大到近千人,其中大部分是青年学生,为保证我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打下基础。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学生党员发展机制,包括注重团组织推优工作,激发青年团员的政治热情;重视联系人的作用,做好培养考察工作;实施发展党员公示制和推荐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培训公示制,促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民主公平;严格各级党组织的审查制度,把好党员入口关;制定宏观指导比例,做到按计划发展,保证新党员的质量;加强对新党员的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各分党委也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生党建工作日益丰富多彩。

目前我校已经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学生党员队伍,在校学生党员共2695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0.72%,其中,本科生党员1166人,比例为13.84%;研究生党员971人,比例为35.67%;双学士党员146人,比例为13%;继续教育学生党员412人,比例为8.43%。而北京市高校平均水平为本科生党员占学生总数的7%,研究生党员占30%。我校在校学生共建立党支部82个,本科生以年级为单位设置党支部,研究生以班或专业为单位设置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其战斗堡垒作用,为我校学生党建工作作出了贡献。

为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落实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北京市高校党建会议要求,校党委制定通过了《中共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校党委书记石亚军同志、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抗美同志对学生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分别召开书记办公会和分党委书记会,专题研究我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并做出具体部署。

石亚军书记对我校学生党建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在充分肯定我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同时,针对我校学生党建工作基本情况,石亚军书记提出了三个问题:一、学生党员发展的速度、规模、分类不平衡。我校学生党员比例总的来说已远远超过了北京市平均水平,但各院之间以及年级之间还存在着不平衡。二、学生党员的质量问题。我校学生党员质量总的说来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在特殊时期的表现很突出。但是,不能否认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使党员质量和数量和谐统一,是我们今后要下大力气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三、党员发展的工作机制还存在着不顺畅的问题。总的来说,我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落实上。他指出,今后我们要在这三个方面下大力气,解决存在的问题,把我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得更好。他强调指出,一个学校人才培养最基础最根本的是本科生,因此,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重点应该放在本科生上。此外,石书记还提到,随着成人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党员的比例也应当适当提高,从而全面推进我校学生党建工作。

马抗美副书记在分党委书记会上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才需要,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大力发展学生党员,通过党员、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使我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的重要途径。针对我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马抗美副书记指出,按照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会议提出的“一年级要有党员,二年级要有党小组,三年级要有党支部”的要求,我们现在一、二年级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但三年级的党支部目前还建在年级上,应尽快将党支部建到班上,并且党支部书记要由民主选举出来的学生担任。马抗美副书记要求各分党委书记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认真组建好学生党支部。她指出,建好学生党支部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凝聚、培训、教育党员的过程。

为更好地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校党委制定了六项重要措施:一、培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坚持早播种、早选苗、早培养,抓好新生入学党课教育,充分发挥俱进网的作用,大力向学生宣传党的基本知识。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力度,要严把积极分子的“考察关”、发展党员的“审批关”和预备党员的“转正关”,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学生党员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三、加强和改进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要进一步规范学生党员在校期间的行为,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日常考核制度,增强党性锻炼。四、创建学生党支部新格局,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学生党支部要严格按照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做到教育、发展、管理协调统一,完成党支部在新形势下的基本任务。五、以“样板计划”为载体,拓宽学生党建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分党委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六、重视党校建设,使之成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教育党员的熔炉,加大对党校的人力物力投入,探索新形势下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模式。

校党委还提出建立和完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制度体系,即建立校党委、院分党委和学生党支部三者相互衔接的责任体系;完善团组织“推优”制度、入党联系人制度、考察和预审制度、坚持党员发展公示制度、严格入党程序和仪式、入党材料归档制度以及党员发展责任追究制和考核制等。

校党委的这一系列重要举措,必将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创我校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