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三时,外国语学院在阶六教室隆重举行了导师学生见面会,标志着外国语学院学生导师制的正式实行.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立教授,党总支副书记赵云鹏老师和十几位受聘的导师及2002、2003级150余名学生参加了见面会.会议由分团委书记王敬川老师主持.
学生导师制是外国语学院为了切实加强学生与老师的联系,帮助学生解决大学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使学生能顺利度过大学这个人生重要阶段,实现各自的人生理想而办的实事之一。制度一经推出,就受到全院老师及同学们的极大关注。
赵云鹏书记首先讲话。他向大家介绍了这项计划的准备情况。接着重点阐述了实行学生导师制的目的。学生导师制从总体上说可以“传道,授业,解惑”。具体说来,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会做人,有利于学生解除心中的困惑,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温暖。总之,导师的配备有利于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然后赵老师介绍了导师选任的情况。院里采取的是教师自愿报名和邀请外院优秀老师相结合的方法,在院内聘期了包括三位院领导在内的十位老师;同时也聘请外院深受学生欢迎的龙卫球,张生,王万华,曹全来等教师担任导师。关于导师与学生的交流的方式,赵老师提倡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不同的方式与老师交流,如网上交流,电话交流,预约个别交流,集体面对面交流等等。作为学生来说,每一位导师带的学生小组内部要保持团结。小组长要负责任,积极与老师联系,起到桥梁作用。大家要克服害怕和害羞的心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龙梦晖教授作为院内导师代表讲话,他首先感谢了学院及同学们的信任。然后重点阐述了实行导师制的意义。作为一名导师,在大学这样一个人生的关键阶段,可以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帮助大家解决学习及生活中的困难,解除困惑,使大家在新的环境里更顺利地学习生活,也有利于学生和老师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
我校名师民商法学院龙卫球教授作为学生导师之一代表所有受聘任的外院教授讲话,首先他表达了大家对他们的信任的感谢之情。他认为作为来自外院的导师,在学术上可以帮助大家接触到外语专业以外更广阔的学术空间。更重要的是在大学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期,他们可以成为大家年长的朋友,分享各自快乐和生活的感受,拓展每个人的个性空间。同时也使老师受益。
在学生代表讲话后,李立院长为每一位到会导师发放了聘书。会后各位导师还与学生进行了第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据悉,外国语学院今后将为每一届新生配备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