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着眼大局 立足实际 系统运作 安全应对

来源:学校办公室   4-27   阅读:
T AAA

4月23日22:00,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紧急下发了《关于请在京直属高校做好稳住在校学生工作的紧急通知》(教直办函[2003]16号)。我校党委接到这一重要通知后,根据学校制定实施的《中国政法大学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意见》和《中国政法大学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预案》,结合学校党委、学校防控非典型肺炎领导小组近期作出的各项工作部署,连夜制定了《中国政法大学防控“非典”实现安心、安全、安定工作计划》(简称《“三安”、“五心”计划》),全面迅速的贯彻落实教育部紧急通知精神。

4月24日上午,校党委召开紧急常委会议,以教育部通知精神为指导,就如何将学生稳定在学校专题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明确表示:一定要从学校、北京市、全国防控“非典”的大局出发,不折不扣、完整准确、全面迅速地贯彻落实教育部指示,切实把“在京直属高校从总体上将全日制学生稳定在校内”,一定要针对我们学校的实际,做到“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干部教师的声音,哪里就有班主任、辅导员的身影,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哪里就有坚强的指挥和领导”。党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中国政法大学防控“非典”,实现校园安心、安全、安定工作计划》,即《“三安”、“五心”计划》,以此作为学校今后一个阶段做好全日制学生“非典”防控工作的总纲。

《“三安”、“五心”计划》提出,做好这项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贯彻落实教育部直属办“关于请在京直属高校做好稳住在校学生工作的紧急通知”的精神,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政领导干部的作用,动员全体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积极行动起来,遵循科学的原则,以稳妥的、主动的方式开展与“非典”病魔作斗争的校园保卫战,采取打阵地战下战书的方式,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工作,做到从总体上将全日制学生稳定在校内,保证在校学生的生命安全、生息有序、生活充实,使他们安心、安全、安定。

《计划》明确了学校今后一个时期学生防控“非典”的五项工作任务,这就是:1、落实“凝聚工程”,对学生开展全方位、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学生安心留在学校;2、采取变通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安全、持续的学习;3、强化科学严格的卫生防控手段,确保学生的安全;4、周密后勤生活安排,为学生吃好、休息好提供各种必要条件;5、开展一定的小型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计划》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心”措施:1、实施贴心计划,建立值班制度,做到校领导与学生同在,院领导、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同在,做到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干部教师的声音,哪里就有班主任、辅导员的身影,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哪里就有坚强的指挥和领导;2、实施定心计划,开展透底的宣传、说服、教育工作,将这项工作做到每一个在校学生;3、实施安心计划,全面转换教学模式,进行不在课堂、不进行面授的教学和学习,坚持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4、实施放心计划,实行全方位控制校园出入,并劝阻拟外出的学生留在校园;后勤集团做好各种充分的物质生活的准备,保证校园生活一切正常;5、实施舒心计划,宣传部、团委利用各种媒体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视听活动;体育部、学生工作部、团委、工会组织安全、有益的小型文体活动。

为了完成以上任务,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计划》确定了防控工作系统运作的组织保障体系,共分为两个部分:1、规范性组织保障体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成立校园安心、安全、安定工作特种部队,由有关职能部门、学院党政领导、班主任、辅导员组成,承担起强有力的领导、指挥、关爱职责;2、非规范性组织保障体系。在各学院党政班子的领导和指挥下,建立校园安心、安全、安定工作志愿者队伍,由教职工和学生党团员为骨干组成两支队伍,教职工志愿者主动关心和关爱学生,学生志愿者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全体在校学生的“三安”工作。

《“三安”、“五心”计划》的提出使我校学生“非典”防控工作在教育部的领导下与北京市、全国的“非典”防控工作在目标、任务、措施上全面对接,高度的统一了校内师生员工的思想,充分整合了校内各项防控资源,使我校在与“非典”病魔作斗争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坚强的阵地和整体。

为了贯彻落实《“三安”、“五心”计划》,24日下午,校党委紧急召开全校各院、各部门党政负责人会议,党委书记石亚军同志就全面贯彻落实《“三安”、“五心”计划》作出了全面部署。

目前,学校防控“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在按《中国政法大学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预案》进行各项工作落实的同时,正结合当前工作的实际情况和《“三安”、“五心”计划》的要求,就各项工作进行调整、部署和落实。

一、实施贴心计划。

学校进一步完善完备了值班制度,规范了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我校防控“非典”工作实行校院(部、处)两级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学校成立了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组、信息工作组、教学工作组、后勤保障组、救治组、综合治理组等六个工作组,以掌握情况、把握政策、监督执行和重点指导,统一协调指挥着学校的防控“非典”工作。各院、各职能部门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和防控范围,也系统的成立了相应机构,具体领导和开展班、年级、院系,以及各个相关职能的工作。目前,我校通过规范领导体制、畅通工作机制、建立值班制度,做到了学校领导与学生同在,院领导、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同在,做到了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干部教师的声音,哪里就有班主任、辅导员的身影,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哪里就有坚强的指挥和领导。

二、实施定心计划。

学校党委于24日向全校师生员工发了一封公开信。公开信在冷静思考和正确回答“面对“非典”,我们应该怎么办;战胜“非典”,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信心;防控“非典”,我们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号召“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各级干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学生骨干,坚决服从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贯彻教育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迅速行动起来,同心同德地打好这场硬仗。”。并要求“全校各级领导干部、党团员、学生骨干在非典型肺炎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中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保护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主动地承担起领导责任,绝不推诿拖延、玩忽职守;要树立起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对学校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地站在斗争的第一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做好我校的防控工作”。公开信的发布,起到了稳定人心、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同时,学校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组就如何稳住学生,在请假制度、纪律要求、学生出入制度、防控宣传、思想工作上作出了详尽安排。党委宣传部制定了周密的宣传方案,通过网络、广播、校刊、橱窗、宣传册等各种载体向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非斗争的有关指示以及学校党委及领导小组的有关工作部署、要求;校团委启动了“团组织在活动”,广泛发动团员青年在校内设置“团员先锋岗”,开通校内预防“非典”热线电话,组织同学们参加户外活动,积极参与校园秩序的维护。在严格请假制度,严密控制学生出入校园或离校离京的同时,各院系把工作重点放在想方设法为在校同学的学习、生活提供帮助,放在了把在校同学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做实上,广大学生辅导员积极深入到学生当中,注意发挥广大学生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的作用,一起向广大同学讲明为什么学校决定“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广大同学已经逐步认识到教育部及学校的决定是从广大同学的切身利益、从当前全国抗非工作的大局考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三、实施安心计划

党委常委会决定全面转换教学模式,教学工作组通过组织开展课题学习、网上答疑等教学方式,实现了不在课堂、不进行面授的教学和学习,正确处理了防控、教学、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实施放心计划

学校后勤组在后勤保障,伙食品种,服务质量,检疫检查,全校消毒上努力克服当前在采购、人员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保质保量地为在校生活、工作的师生员工提供安全、卫生的后勤服务;同时,校工会慰问看望了校医院等在第一线为全校广大师生服务的工作人员,并为全校干部职工提供了消毒液等必需品。此外,学校22日制定《关于严格学校门卫制度加强楼堂馆所门卫管理及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的通知》,并于23日上午6时开始实行。目前,学院路校区只保留东门,其他的南门、西门、东门临时封闭,昌平校区则封闭了东门,在此基础上,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和疫情扩散,学校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强门卫管理,实行外出限时制和校园出入证制度,要求同学们尽一切可能减少外出,不要离开学校,特别是不要到市区去,对同学们居住的环境实行严防死守,全力确保疫情向校内扩散。

五、实施舒心计划

为了使在校学生生活丰富、充实,筑起防控“非典”的坚强的精神防线,25日下午,校党委书记石亚军同志召集宣传部、校工会、学生处、团委、体育部负责人,集中研究了我校防控“非典”期间的校园文化活动,会议明确了校园文化活动的范围、任务和措施,重点讨论研究了适应当前学校情况的、安全的、行之有效的具体活动,并就学生志愿者队伍和教工志愿者队伍的组成和工作性质、范围作出了有关决定。

目前,我校学生防治“非典”各项工作正在《“三安”、“五心”计划》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广大师生员工正在积极主动、安全稳妥的与“非典”疫魔进行着坚决的、行之有效的斗争。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