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一个毕业生的工作感言

来源:艾群、李彬彬   4-1   阅读:
T AAA

李彬彬,曾是中国政法大学政管院2006届本科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刑法专业2009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被舟山市普陀区法院录用。

8年前彬彬以优异的成绩从舟山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后来又读研,在北京度过了7个年头。最初回到舟山的时候,她心里曾是那么不平静,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没想到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家乡,心里有些说不清的滋味。但渐渐地,踏踏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的做人,成为了彬彬在这里的人生定位。

在基层法院工作,彬彬有几个优势是当初没有想到的。第一是语言优势。在当地法院,法庭当事人和律师多使用舟山方言,而这种方言很难懂,和彬彬同来普陀法院工作的6个研究生里,只有彬彬是舟山人。由于听不懂方言,那5个人不能出庭,只能在办公室做些事情。而彬彬担任了书记员。有时候开庭,双方当事人和法官都是用方言讲话,提供的录音证据也都是方言,那时候,笔者不禁会感慨:“没有想到在基层方言成了特长了!回家乡工作太对了!”第二个优势是摄影,彬彬在本科时做过校报和摄影工作室的记者,能写会拍,在基层法院特别需要这样的人。自从彬彬到来,法院活动的新闻图片都由她拍摄,领导还给她配备了单反相机,最近她编辑了一本法院的纪念画册。法院的院长说:彬彬能干,还多才多艺,本想调来做院长秘书,但是法庭又缺像这样懂方言的人手,所以只好作罢。

通过彬彬的经历,可以看出,一个人在哪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工作是否适合你,是否在这个岗位上把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也许李彬彬的例子能给毕业生们一点小小的提醒吧。

彬彬也在工作一年后发出了以下的感言:

法官,演绎智慧的角色

《壹号皇庭》里各人舌剑唇枪,为真理、公正而进行抗辩;《波士顿法律》、《金牌律师》中聪明的代理人用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专业技能处理法律允许他们做和对抗他们不能做的,主角们每一次打赢官司的关键都令我震撼,除了律师经典的辩护技巧,巧妙的把握场景,还有和我一样的对法律的热爱。

从学生时代的理想走来,我成为法院——国家审判机关的工作者,在不远的未来也将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基层审判员,被称之为“法官”,成为真正的法律人。于是拉着大师们的衣角,怀揣着“胸中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往返于事实与规范之间”的至高法律理想,小心翼翼地走进法律殿堂,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不断地询问自己:如何演绎法官的角色?

对我来说,在民二庭做书记员的经历无疑是最好的入职教育。法官、当事人、代理人,每一个角色用鲜活的语言和行动为我塑就精彩纷呈的影像,不断加深、筛选我对法律职业的情感。

法律工作是一项高度专门化和技术化的工作,尤其是司法审判,更需要有公信力和权威的法官。法是人类共同的善德,法官便是铺洒善德的使者。法官在中国老百姓心中仍是断案子的“大人”,就像人们熟知的包拯“大人”,本为开封府知府、枢密副使,但同时也是一个正经八百的“法官”,头戴乌纱,背靠“明镜高悬”的匾额,三推六问,大吼其声,把惊堂木拍得山响,何其威风。而我身边的法官们,也许没有深厚的法学功底,但是点滴的智慧便可以妙手仁心,化解纷纷扰扰;有的从事法院工作数十年,征程艰苦仍忘我工作;他们在清贫与孤独中行使着法官的职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诠释人民法官的道德真谛!美国学者德沃金说:“法院就是法律帝国的首都,而法官是帝国的王侯。”基层法官们绝不再是法律帝国里的王侯,他们谦虚、谨慎、不辞辛劳,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责任,就在于通过法律解决辖区百姓的纠纷。

在法官授职典礼上,我们以庄严、隆重的司法仪式,共同见证同事们接受任命书、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共同感受成功、喜悦和尊荣,也共同感悟责任、使命和要求。我们深知,法官是法律的守护者,法官就应该甘愿困守于法律的孤城,戴上法律的枷锁,展示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风姿。

实现人生的每一道提升和跨越,都需要智慧。与其他的法律人不同,法官被人们奉为智者,法官职业被认为是最有智慧的人所从事的职业。唯有许下承诺:珍惜法官荣誉,坚守法律信仰,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民法官,结合自己的专业所学,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创造性的开拓进取精神,把一生融入清脆而恢宏的槌声之中,用生命做支点,撑起神圣的天平,卑微而坚持!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