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我校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举办的2009年中西部环境维权流动咨询活动在学院路校区正式启动。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成员、赞助方北京明弘科贸有限责任公司代表、美国公益法研究中心代表、全体志愿者参加了启动仪式。中心主任王灿发教授、北京明弘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解勇、美国公益法研究中心张兢兢女士、志愿者领队唐忠辉等在启动仪式上致辞,表达了对此次中西部环境维权流动咨询活动的感想与期待。
此次活动吸引了人民日报、北京晚报等20家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
“我们的绿色西行”
在致辞中,王灿发教授这样诠释了中西部环境维权流动咨询活动的目的:“我们将到中西部地区进行环境维权的流动咨询,通过提高全民的环境维权意识,来促进环境法的实施,进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主旨下,活动以环境维权法律宣传与咨询的形式,与中西部地区的环保部门、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和新闻媒体等单位合作开展环境法律实务交流,向公众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法律与政策,提供环境维权咨询服务,调研当地环境保护和环境维权状况。
2006年,在北京平谷和石景山区成功进行环境维权法律咨询活动后,中心于当年7月启动了环境维权流动法律咨询西部行。“三年前,也是在这个地方出发,我们有一批志愿者到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和内蒙五个省区进行环境维权流动法律咨询。”
作为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最早的志愿者成员,美国公益法研究中心代表张兢兢女士联系自身的职业经历,向志愿者提出一些希望:“希望大家能从我的职业发展中获得启发,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继续关注公益事业,关注环境维权,努力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志愿者领队唐忠辉在发言中说道:“中国的环境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国的环境维权之路任重道远,我们要有对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对追求社会正义的强烈使命,对维护社会公平的坚定信念。因为有我们的参与,因为有我们在座的每一位的参与,因为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的参与,我们的天一定会越来越蓝,我们的水一定会越来越清。”
“我们有了一辆自己的车”
“在以前的环境维权流动咨询中,我们没有自己的车,只能沿着火车线提供咨询,在时间和地域上受到很大限制。这次我们志愿者有了一辆自己的宣传车,到中西部提供流动咨询,我们可以到更多的地方,也可以随时停下来向民众提供咨询、发放资料。”王灿发教授指着在启动仪式的现场停放的宣传车兴奋地说着。这辆标有“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和援助热线的宣传车将载着2009年中西部环境维权流动咨询的重任慢慢西行。
今年的“绿色西行”由中心主任王灿发教授组织领导,志愿者由中心教授、副教授、律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和资助方代表共同组成。7月22日下午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后,从北京出发,途经山西、陕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11个省(区、市),跨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四大区域,于8月14日返回北京,历时24天。这是中心自2006年以来举办的第三次全国性环境维权流动咨询活动,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行程最远、历时为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次。“我要感谢这次参加的志愿者,他们放弃了暑假的休息时间,全面投入到了这次活动的准备,而且要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到中国很艰苦的西部地区去提供流动咨询。”
“这个流动咨询看似简单,但实际上会困难重重。希望我们每个志愿者要做好吃苦和克服困难的准备,扎扎实实地完成任务。志愿者之间要团结一致,相互帮助,遇事多沟通多谅解,共同来完成这次任务。十多个省区都是山高路陡,大家既要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也要保证安全。”王灿发教授不断叮嘱着志愿者,他们第二天将要启程深入祖国中西部地区进行环境维权流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