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我校2017年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工作部署会在学院路校区召开。副校长马怀德出席会议,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院长李曙光主持。

(2017年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工作部署会)
会上,李曙光介绍了近年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基本情况。他提到,目前我校公派研究生项目主要有三个: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公派硕士生研究项目以及博士生导师短期出国项目。近几年,我校先后与全球185所知名大学和机构建立起了合作关系,通过上述项目派出近千名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已经基本建立起了培养国际型优秀法学人才的体系。
研究生院副院长袁钢对我校2017年国家公派研究生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并重点解读了2017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名额限制、选派类别等具体要求以及我校公派研究生项目工作的学科要求、年龄限制等政策变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吕勇及科长唐雁分别介绍了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对外联络情况和联络流程。他们结合往年公派工作的相关案例,建议相关人员在工作中要仔细考察学生的意愿,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研究生院院长助理肖宝兴介绍了各阶段工作日程安排和相关注意事项,并提出对外交流合作流程具体的纪律要求。
马怀德在讲话中首先对相关部门对公派留学生项目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并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把公派留学生工作的重要性放在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高度来认识。现今双一流大学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国际化,因此要达成双一流高水平的目标需要我们做出更多努力;二是希望各个学院及部门通力合作,给公派留学生提供全方位、全覆盖、全流程的指导帮助服务;三是我校自身的选拔管理服务要尽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他表示,希望未来能争取提高资助金额及扩大覆盖面积,加大与国外大学的交流力度,使更多学生受益,也希望每个人都能为学校的高水平办学付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