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追思
张氏控权成绝响,人间再无树义声!
沉痛悼念师兄张树义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马怀德
树义老师是大我一旬的兄长,交往多年,经常以喝酒的方式彻夜长聊。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因价值观相同而心心相惜。他上过兵团,吃过苦。高考政策使他得以施展才华和抱负。他有思想,不盲从,很多思想理念都很超前。他提出行政法的控权论观点,引起学界争论讨论。他很早提出,在公有制的中国,应该加强行政公产的研究,并指导自己的弟子撰写博士论文。在学术上,他曲高和寡,寂寥孤独!他的人品,学品,让我受益终生!面对病魔折磨,他意志顽强,积极乐观。他走了,我失去了一个情深义重的好兄长,法大失去了一位特立独行的法学家!生当忧患,死当安乐!老兄解脱了!老兄一路走好!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李树忠
蓟门好烟柳,学道有纬经。
先生在高处,此心光而明。
——梁凤云,张树义教授首届硕士生博士生,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审判长
长留控权梦怀宇,数遍行途呜咽声。
义政功名转型变,安邀朗月染碧风!
——法学学术前沿责任编辑 吴国邦
张老师是自由主义精神的践行者,而不仅仅是布道人,这极类似哈耶克的学问人生。自由但又节制,对公权警惕但对生活宽容,“用舍由时,行藏在我”。正是这种心性感染我,也在无形中塑造我的格局与气象。在硕士攻读法哲学之后,我选择正式投身张老师门下研习行政法学,在法大浓厚的行政法学术传统里,尝试沟通法学方法论与行政法学的基础理论。这种在中国学术体制里有点离经叛道的举动却正是张老师“君子不器”的心性的影响,和创造性回答中国问题的激情潜移默化的塑造。古人云“以身作则”,我想这可能也是师者对学生最好的教化。
——2006级博士生 王旭
从最早见到张老师再到今天,十年有余,我从来没有听张老师说过一句自己做过什么大事或有影响力的事情,印象中唯一一句他的自我评价就是:我就是一介书生。然而,我却在求学过程中,时不时能发现张老师留下的痕迹:益民公司诉周口市政府信赖利益保护案、温州亿万富翁遗产继承案、海洋执法体制的早期建设……至于学术上的成就,我想作为学生的我是没有资格评价的。我所知道的只是,包括法大在内的许多学校现在仍在使用他主编的教材,对行政法学转型的研究仍然绕不过他当年的论著,如前述《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法学透视》,还有他与张尚鷟先生编的《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学》,对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观察也离不开他参与编写的《法治的理想与现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现状与发展方向调查研究报告》、《冲突与选择:行政诉讼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当学生们提起控权论时,跃入脑海的第一个名字一定是:张树义。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张力
时维季冬,岁序丙申,树义先生溘然长逝。风云为之变色,草木因其含悲。法大悲恸,学界悼殇。先生之逝,实乃法大学术巨擘之陨,法大科研功勋之失!
自八六年留校迄今,先生志道科研,心系学问,气象恢弘,著述颇丰。行政法学初创,先生有奠基之功;控权论说风行,先生以登高之呼。专著六部,编著四十有余,论文五十余篇......教书育人,堪称典范,教材表誉国家,弟子桃李天下。
先生以新中国首届行政法学研究生,至行政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理论精进,开学界行政行为之论战,影响深远;身体力行,以行政诉讼法之调研,彰实证、益后人。零二,著述《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法学透视——行政法学背景分析》出,其躬身实践、立足国情,学界为之感动。一五年,先生得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杰出贡献奖”,众望所归。
吾辈感念先生于法大科研之昭然懋绩、彪炳崇勋。今日大寒,乃凛冬最冷之时。张树义教授千古!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