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响应中共中央“弘扬法治精神 推进依法治国”的号召,12月4日,校团委、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我校志愿者举办了题为“志愿奥运 法治同行”的大型普法宣传系列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本次普法宣传系列活动范围广,我校志愿者分别在北京火车站、昌平区的社区、街道、学校、看守所、乡镇等十个地点进行普法宣传;参与人数多,不仅包括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员,我校法律硕士学院和研究生院的学生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到这次活动中;组织准备足,在校团委指导下,本次普法活动实行分点小组负责制,从宣传材料到知识储备方面都作了充分准备;社会反响大,我校志愿者的普法宣传活动受到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广大市民的高度认可,《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法制晚报》等媒体纷纷在现场对本次普法活动进行采访。
北京市火车站:法制奥运 你我同行
12月4日上午9点开始,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北京市火车站候车大厅举行了题为“志愿奥运 法治同行”的普法宣传活动,旨在借助火车站人流量大,人员结构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向不同背景的人群发放宣传资料、提供现场法律咨询,以宣传法律常识,提供法律援助,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
活动一开始,现场就不断有农民工过来咨询,志愿者们一一予以耐心的解答,为其提供切实的法律意见。遇到有现场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志愿者还详细地记录了咨询者的相关情况及联系方式以便之后给予进一步的救济。
一位来京打工的农民兄弟向志愿者询问权益保障问题后,感动的说,真是太感谢你们这些大学生了,要不是跟你们聊了这些,我们连合同都不会签。一位学者模样的中年人对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说,这样的活动就应该多举办,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也有热情,应当走近社会,学以致用。
截至上午11点,3000多份法律宣传材料发放一空,数以百计的咨询者接受了法律援助。一位法律志愿者说,当我们看到有那么多人来咨询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我们倍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而当我们看到他人因为我们有限的帮助露出笑脸时,我们深感作为法律人的骄傲与自豪。
昌平普法:让法制奥运走进千家万户
4日上午,我校志愿者走进昌平区的社区、街道、学校、看守所和乡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普法宣传材料、举办法律问题有奖竞答、提供现场咨询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昌平区看守所,我校犯罪心理学教授李雅君为现场的未成年人做了一场关于法制和奥运知识的讲座。他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入手,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进行了剖析。李老师的讲座,在这群曾经失足的孩子中引起了强烈共鸣,在场的许多未成年人纷纷表示,今后的日子里要铭记李老师的话,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进,做一个好人。我校团委负责老师还代表学校向看守所捐赠了图书。
作为昌平法制宣传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下午两点开始,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还在昌平区育红小学(东三旗)、昌平区流村镇开展了持续两个小时左右的法制普及活动。农村居民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了解法律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校青年志愿者协在昌平区流村镇举办的普法活动,宣传了新农村建设以及与2008奥运会有关的内容,并向当地农村分发了《北京奥运市民法律知识手册》及以“人文奥运,法制同行”为主题的奥运会知识手册。现场还举行了法律知识的有奖竞答,当地村民均踊跃地参与到其中。志愿者们对村民有疑问的法律问题,用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进行了细致地解释,解决了村民的许多问题,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走进兄弟院校:拓展平台 不断创新
12月4日,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分别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志愿者们合作举行了“志愿奥运,法治同行”12.4普法进兄弟院校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共发放一千多份法律宣传材料,并对同学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解答。
兄弟院校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很高,几所高校的志愿者们就本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历史,发展情况等进行了交流,并交换了对于我国的普法现状和努力方向的看法。
在北京邮电大学,我校著名教授面向广大同学做了关于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精彩讲座。讲座之后,活动双方精心安排了一场有奖问答活动,使参与的同学增长了知识,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长期致力于利用法学强项,依托智力资源,从深度与广度两个方面拓展普法活动,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次上创新普法活动。本次活动进行过程中,志愿者们都充满了热情,纷纷在统一制作有“法制宣传周”的横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一位志愿者表示,12.4就是我们所有法律人的节日,签上自己的名字就是表明自己献身中国法制事业,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