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学校海外孔子学院四月活动集锦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5-5   阅读:
T AAA

布大孔院“每月论坛”四月举办两场讲座

“每月论坛”系列讲座由布大孔院自2014年主办至今,经过两年多的筹办发展,不断发展成熟,现已成为广受罗马尼亚民众欢迎的孔院活动之一。“每月论坛”定期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为罗国学界与民众带来精彩纷呈的中国文化主题讲座,在不断丰富当地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促进中罗两国的友好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讲座一:“从第一批罗马尼亚汉学家角度看当代中国”

当地时间4月26日晚,布大孔院举办了主题为“从第一批罗马尼亚汉学家角度看当代中国”的“每月论坛”系列讲座。此次讲座,布大孔院外方院长白罗米老师为主持人,特邀前罗马尼亚驻中国大使Romulus Ioan Budura(罗明)先生及其夫人Anna Eva Budura(萨安娜)女士为主讲人,他们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在中国的经历以及对中国的看法,吸引了众多中国文化爱好者前来聆听。

首先,萨安娜女士介绍了她作为中国解放后第一批去中国的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生活经历,讲述了自己在中国怎样学习汉语,她的中国朋友怎样在生活中帮助她的故事,言语之间满怀深情,深切地表达了她对中国及热情、勤劳、认真的中国人的喜爱。

然后,罗明大使也通过回顾自己在中国的留学生活及毕业后在中国的工作经历来表达自己对中国的热爱之情。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介绍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当代中国的现状,感慨中国发展速度之快,国力之强大。罗明大使以丰厚的中华文化内涵及生动幽默的语言让在场听众完全沉浸在他的讲述中,令大家享受了一次丰富的中国文化体验之旅。

(罗明大使讲解中国历史)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在场听众踊跃参与,提出了对中国文化的印象如何、在中国学习时的感想如何等问题,罗明大使及其夫人萨安娜女士都一一作答并与听众深入探讨。当有听众提问学习汉语是否让他们感觉幸福时,萨安娜女士深情地说道,正是因为他们在年轻时有机会去中国学习汉语,现在他们才能过得如此幸福,言语之间无不充满着对中国的热爱之情。

大使夫妇幽默诙谐的语言使得整场讲座气氛活跃,听众参与度极高。在回答完听众提问后,整场讲座在活跃的气氛中圆满落下帷幕。

讲座二:“中国养生”

当地时间4月5日,布大孔院举办了主题为“中国养生”的“每月论坛”系列讲座。此次讲座由布大孔院外方院长白罗米教授主持,主讲人为亚洲艺术基金会Carmen Alona Shuilian女士,她深入浅出地将中国千年来养生文化娓娓道来,吸引了众多中国文化爱好者,尤其是养生爱好者。

Carmen Alona Shuilian女士以“中国养生”为主题,讲解太极、道、阴阳等极具中国哲学意蕴的文化名词,图文并茂地阐释养生这一命题的深刻内涵。同时Carmen女士生动翔实地介绍了现代中国人如何运用古代先哲养生智慧,独具匠心地进行现代养生。Carmen女士诙谐幽默的讲解引起在场听众极大兴趣。

讲座中,Carmen女士展示了她前往中国亲身体验养生文化时拍摄的大量照片,细致讲解每张照片背后蕴藏的养生哲学,同时展示了在罗国推广中国养生文化教学成果。Carmen女士期待更多罗国民众能够了解中国养生文化,亲近养生哲学,注重自身养生。讲座特意安排听众学习简单养生活动,由Carmen女士亲自带领大家体会太极静心功效。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在场听众踊跃参与,针对养生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自己的见解,Carmen女士耐心回答并与听众深入探讨,整场讲座在活跃的气氛中圆满落下帷幕。

“每月论坛”是布大孔院自建院起就持续举办的品牌学术活动,效果良好,布大孔院会继续努力,为中罗学术交流搭建平台,为中罗民心相通做出贡献。

书舞茶画展中华:布大孔院与中文系共同举办“中国文化日”活动

当地时间4月7日,布大孔院与中文系在外语学院共同举办了一场缤纷多彩的“中国文化日”活动,此次活动从下午5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活动不仅吸引了该校众多师生前往,更吸引了广大民众前来观赏并体验中国文化。精彩纷呈的表演,缤纷多姿的中华才艺为大家带来了一抹浓郁独特的中国风韵。

此次“中国文化日”活动分为开幕式和中国文化体验两个部分。布大孔院外方院长白罗米老师、布大中文系教师、孔院教师以及现场200多人共同出席了此次开幕式。白罗米首先对到场的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提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罗马尼亚人正在走近中国,学习汉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希望大家今天能够更多地学习汉语,并乐在其中。随后,幽默风趣的快板、深情款款的合唱、刚柔并济的武术表演、还有布大孔院教师带来的古典舞蹈《出水莲》,为“中国文化日”活动拉开了序幕,并为到场的民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开幕仪式结束后,就是中国文化体验环节。布大孔院首先为大家开放了书法和脸谱体验区。前往书法展台的人们络绎不绝,大家竞相领取自己的汉字译名,并纷纷跃跃欲试想要亲自书写这古老而具有魅力的东方文字。画脸谱也是大家最受欢迎的文化体验活动之一。现场的志愿者教师高佩洁、马一聪首先为大家一一介绍了不同脸谱与人物年龄、身份、性格的对应关系。随后大家纷纷挑选出了自己喜欢的人物脸谱,开始绘制。即使手上满是油彩,大家也依然沉浸在绘画脸谱的欢乐中。

(大家竞相领取汉字译名)

(大家尽情绘制京剧脸谱)

晚上8点,茶艺体验区还没开放,门外就已经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随着悠悠古琴之声跃然于耳,布大孔院教师刘萌便开始了茶艺展示,茶香萦绕在整个教室。烫壶、洗茶、冲泡等整个环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茶艺的静谧与洒脱,赢得台下一片掌声。

(学生们闻茶香)

此外,布大孔院与中文系还为大家开设了话剧欣赏体验区和电影观展区。此次“中国文化日”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布大学生和当地民众们多角度、全方位地体验了中国风情。相信流光溢彩的中国文化已流入学生和民众的心田,布大孔院也将在今后继续为当地民众带来更多开放式的文化体验活动。

巴巴多斯西印度大学凯夫希尔分校孔子学院活动

第16届“汉语桥”巴巴多斯赛区预赛成功举办

当地时间4月13日上午,第16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巴巴多斯赛区预赛在大学艺术礼堂(Art Lecture Theater)成功举办。中国驻巴巴多斯大使王克、政务参赞邹熹、西大凯夫希尔分校校长秘书黛博拉·迪恩(Deborah Deane)出席活动,大学教职工、学生及选手家人等近60人到场观赛并加油助威。

王克大使在致辞中表示,近两年巴巴多斯及加勒比地区学习汉语、申请去中国留学的学生数量呈增长态势,这与孔院的发展和带动关系密切,进而肯定了孔院在成立近两年来所取得的可喜成绩。黛博拉·迪恩女士代表分校校长尤金·巴丽图教授(Professor Eudine Barriteau)对巴巴多斯第三届“汉语桥”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预祝选手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本次比赛共有13名来自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圣卢西亚等加勒比国家的大学生登台角逐,参加中文演讲、知识问答和才艺展示三个环节的比拼。与前两届“汉语桥”相比,今年的比赛不仅参赛人数创下历史新高,选手的语言能力和才艺水平都有明显提升。演讲更有内容,更具故事性,演讲题目有《我的小目标》、《我的中国梦》、《做一个跨国企业家》、《音乐发烧友遇见东方葫芦丝》、《文化分享的重要性》等等。才艺展示丰富多样,精彩纷呈,有励志歌曲《我相信》、京剧歌曲《说唱脸谱》、藏族舞《卓玛》、国画《一天到晚游泳的鱼》、葫芦丝演奏、陈氏太极拳以及中国结编制等等。选手们用心的准备、精彩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9号选手Phillip Prescott(中文名:黄伟)夺得冠军。黄伟同学只在孔院学习了8周汉语,但凭借自己的热情和努力、指导老师的辅导和帮助,网络语伴的鼓励,终于站上了最高领奖台。他的演讲语音标准,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葫芦丝演奏《美丽的神话》更是体现了他对东方乐器的喜爱和对音乐节奏的完美把握。特别让人惊喜的是,在知识问答环节黄伟同学用汉语回答了所有问题,征服了评委和现场观众,赢得冠军,众望所归。

参赛选手合影

王克大使、邹熹参赞和各位评委分别为选手们颁发证书,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积极地担任中巴文化交流的民间使者。比赛在《汉语桥》的主题曲中落下帷幕,选手们相互拥抱祝贺,分享比赛心得,并感谢“汉语桥”这个平台,让他们通过中文比赛,赛出了水平,结下了友谊。

“走进中国”系列文化活动:“中国历史五千年”分享会

当地时间4月7日,巴巴多斯曾获中国政府奖学金、去中国留学五年并工作两年的叶泰龙(Tyrone R Yearwood)应邀出席孔院“走进中国”系列文化活动,并作为主讲嘉宾就“中国历史五千年”与大家倾情分享,西大师生共20余人出席。

叶泰龙讲述了中国历史的朝代更迭,从夏商周讲到了宋元明清。作为一名外国人,对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数家珍:他讲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度量衡;汉朝司马迁著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及科举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推广佛教;还讲到了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白居易等;又讲到了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成吉思汗的雄图伟业;之后又讲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近代史,以及鸦片战争时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运动;之后还讲到了孙中山的中华民国。他不仅详细地讲解了中国历史,还讲解了中国的艺术、宗教、旅游景点、少数民族、四大名著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视频、音乐、图片,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正如一句歌词所言,“中国的美是悠久的美,中国的美是辽阔的美”。

两位年过七旬的华裔杨佩芬及其丈夫,他们已在巴巴多斯生活30余年,听了叶泰龙后由衷感慨到:“在遥远的巴巴多斯,第一次听到用英语讲解的中国历史,而且是由外国人讲解的中国历史,内心很是激动!”讲座结束后,听众仍依依不舍,和主讲嘉宾继续探讨交流,并期待孔院以后举行类似的活动。

班戈大学孔子学院活动

兰迪德诺枢纽艺术节中的绚丽中国风

当地时间4月22日,一年一度的兰迪德诺枢纽艺术节在樱花烂漫的季节拉开了帷幕。班戈孔院应邀参加了此次艺术节并开展了中国传统风筝绘制及书法活动。在历时一天的活动中,近200名当地居民参加了班戈孔院组织的活动。该活动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展台前人来人往,访客络绎不绝,成为当日最受瞩目和喜爱的活动。

兰迪德诺枢纽艺术节开幕

活动当日阳光和煦、草长莺飞,是放风筝的大好时节,传统风筝绘画吸引了许许多多小朋友和家长们的驻足。小朋友们在孔院教师绘声绘色的故事中初步了解了中国的风筝文化,之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齐力完成了传统风筝的创作,拥有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筝。最后,小朋友们纷纷在草坪上尝试放飞风筝,色彩斑斓的风筝在蓝天白云以及绿草的映衬下绘制出了一道亮丽的中国风景。

(小朋友学习绘画风筝)

(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帮助下体验传统风筝的创作

小朋友们在草坪上尝试放飞风筝

书法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居民,从握笔体验书写到了解中国汉字,人们无不感叹书法的神奇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小朋友和家长们都兴致盎然,久久不愿离去。

本次丰富多彩文化活动使中国文化走向威尔士更广阔的空间,增进了当地居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加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更加深了彼此的友谊。

编辑 黄雨薇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