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郁郁葱葱的校园在阳光中醒来,从南门到北门,大大小小、鲜艳靓丽的小帐篷已经搭好,热烈的红色横幅,随风飘扬的标志彩旗,温馨就绪的合影墙,乐器助阵的签名展台……迎新的大巴从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分批迎来五湖四海的大一伙伴,他们拉着行李箱,与亲人一道,一睹风采飞扬的校名题字、威风庄严的石狮子,走向心仪的法大,心中的家。行走在宪法大道上,穿着院服的大二大三学生穿梭招呼着亲爱的“萌新”们,讲解、登记、聊天、引导,忙碌着,快乐着。
各院的迎新基地从法镜旁延伸到梅一楼前的岔路口,家长休息区错落其间,免费用水处温凉皆宜,法大地图、迎新刊物在各自的展台摆放有序,端升楼的报到现场是新生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独立办理报到手续…… 一路来到“拓荒牛”前,校园卡激活处热闹非凡;径直奔向启运体育馆的方向,军训用品分类批量售卖。“新生家长临时住宿区”的标志格外醒目,整齐温暖的床铺,为暂时无处休憩的家长一解燃眉之急。设身处地是一种风度,体贴入微中也见真情,路灯杆上牵拉紧致的“开学季”条幅迎接每一个法大学子,转弯路口随处可见的路标让人不因迷路而迷茫,平安法大的二维码摆在路口中央以平安之福庇佑离家在校的人……绿藤凉亭、喷泉阶梯,一把把椅子、一份份心意,别出新意的“2017法大成长日记”和“家”的展板前许多人合影留念、签名入画,留下独一无二的法大瞬间。
火热迎新,备受关注
9月2日上午8时,校党委书记胡明、校长黄进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本科生报到现场,视察迎新工作,看望初到法大的新生与家长们,慰问奋战在迎新岗位上的师生们。

(校领导视察迎新)
校领导一行来到各学院的迎新展台,耐心地询问当前的报到情况,并与展台附近的学生与家长亲切交谈。胡明、黄进等校领导详细了解新生报到流程和所需时间,询问各院的新生人数及报到情况,查看了各学院准备的迎新物资,并阅览了各学院和社团组织的迎新杂志及新生指南,对各学院给予新生的关怀和学生的创意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推陈出新,花样迎新
即便是在到校人员最集中的2日上午,人文学院报到点端升楼101教室也不曾出现过排队拥挤的情况。每当新生走进教室,未及站定,一声“验证成功”已至耳畔。面前人脸识别机器不足手掌大的屏幕中显示出新生的姓名,请新生核验。前后不过三两秒,第一部分的验证工作就已完成。

(面部识别现场)
此次迎新报到,我校人文学院被选为试点,首次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协助报到入学。这一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报到验证效率,且目前为止正辨率达百分之百。信息化建设办公室教学服务部王老师在教室监管、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他对这一成果感到满意。或者不多时,这一技术将被推广至宿舍安防等校园生活的更多方面。
新兴技术的使用使此次迎新更为便捷、高效,别出心裁的学生服务则为法大校园增添了不少明亮、悦动的新色彩。其中,校园媒体是最不缺乏新点子的地方。一本方方正正的小册子,汇总了法大校里校外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手绘地图被印在卡片上,供学生、家长随身携带,也被印在传单、杂志上,亦可在闲暇时细细辨认;翻开新闻通讯社展台上摞好的校史漫画,法大前三十年的历史发展在卡通版法大人的眉眼、指间娓娓道来,心意、新意两全。
法大为家,温情迎新
在迎新的道路上,由法大风景拼成的大大的“家”字,吸引了过往学生和家长的目光。这个硕大的“家”字下,一个又一个新生家庭留下了合照,即将与家人相隔千万里的不舍,在异乡独立生活的紧张与期待,这一刻被收入镜头之下,定格于胶片。

(“全家福”合影)
这一张“全家福”是与家人的分别,亦是和法大“新家”的开始。大多数萌新报道时都会有同系师兄姐的引导,在陌生的校园里,这些“小家长”的讲解和笑脸消融他们内心的混乱与不安。但今年的新生中有一群特别的存在。
作为中国政法大学首次招生的学院,法治信息管理学院没有“师兄师姐”。但萌新们并未因此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法治信息管理学院的条幅一样高高挂起,条幅下是民商经济法学院的师兄师姐在热情接待。民商院的同学的出手相助,使这些特殊的萌新有了一个不遗憾的“报到日”。一名来自四川的新生谈到她对这个新专业的期待时说:“这个专业是学校与最高院合办的,学校应该会给予相应的重视。同时计算机与法学的结合也会让他们具备更好地优势。”
相比起对没有前辈的担忧,法治信息管理学院的新生有着更多的乐观与期待,“我们会是下一届的师兄师姐呀”。带着对未来的期冀,他们慢慢搭建着属于自己的新家。
茶汤馨香,情“住”法大
初秋的北京,还残留着夏日未离尽的暑热。走在法大的宪法大道上,路两旁的绿色帐篷在蓝天的映衬下,十分引人注目。帐篷下,摆着校学生会为前来报到的学生和家长精心准备的解暑茶和酸梅汤,负责组织的一个学生会师兄介绍道:“我们准备的茶是铁观音,酸梅汤也是现场制作的。像矿泉水、白开水也都准备了很多。”据他粗略回忆,单单是24瓶装的矿泉水,他们在这几天便已经发了58箱共计一千多瓶,茶和酸梅汤也是一桶一桶地添加。“我们9月1日开始布场,2号是7:00就开始工作,3号是7:30准时到场。就是想给师弟师妹和家长们点帮助,累点倒也没有什么。”一位同学边拭去头上渗出的汗珠边和我们说道。
走出帐篷,沿着道路望去,不远处的启运体育馆上,“新生家长临时住宿区”几个字十分醒目。由于学校周边的酒店、旅馆比较紧张,所以今年学校在启运体育馆为家长设立了临时应急住宿区。负责筹办的法大学生委员会的同学提前数天便到校准备,为新生家长免费提供床、枕头、被褥等生活用品,并且还精心设置了充电区。“我们共准备床铺70张,并且预备了16台风扇以供家长乘凉。昨天住宿家长是76人,为此还加了6个地铺;今天预计住宿人数在50左右。”一位值班的同学告诉我们。为了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环境,学委会保证体育馆内24小时都有人在值,同学们采取轮班制,以确保住宿质量。
从散发着茶香梅香的绿色帐篷,到温馨安全的免费住宿区,无不体现着法大人浓浓的情谊。听说是为迎新准备茶汤,食堂里的奶茶大叔无偿提供了数个装奶茶用的大桶;为了让家长们有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体育教学部的老师们也适当减少了对体育馆的使用。
浓浓的热茶,洗去了路上的尘土;沁入人心的,是家一般的温情。法大,也用温情告诉每一个人:身是法大人,法大便为家。(通讯员/刁倩 邵莹婷 田书伦 温新格 尤梦羽 秦燕玲 图/摄影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