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迎来了全国第30个教师节,我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立足本职岗位,立德树人,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他们作为大学生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常在正常工作时间外,或帮助学生规划未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或与学生谈心,进行深度辅导,为学生排忧解难;或指导学生读书、参加学生活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学业指导和能力培养。他们始终把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们是一群可爱的筑梦人。

个人简介:朱晓武,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已经发表2篇SCI论文,6篇ISSHP论文,5篇EI论文,9篇中国期刊网收录论文,2篇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收录案例(其中一篇获得中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作为中国政法大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主持“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企业国际化及其风险管理”项目。获得中国政法大学特优教师奖、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主持教改课题“基于信息系统的企业决策模拟与动态案例教学”,获得中国政法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获2013年度中国政法大学校优秀班主任。
2014年10月15日,我们对朱晓武进行了采访。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朱老师都十分亲切随和,并不时蹦出几个时髦的词汇,让整个谈话更加轻松愉快。在采访过程中,朱晓武提到了他的教学理念、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商院学生的优秀带给他的惊喜。
激励学生 真诚交流
朱晓武是校优秀班主任之一。他有独特新颖的教育理念,并将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融入到班级管理中。朱老师说,以参与者为中心将会成为全世界的最新趋势,因此,在教育中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参与尤为重要。
当我们问及如何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时,朱晓武谦虚地笑了。他表示,当一个班主任和当一个好老师其实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真诚的沟通与交流,以心换心,将心比心。他认为,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和交流有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
此外,朱晓武还提到了他对于大学班主任的理解。他说,大学的班主任更像是学生的一个导师。他以国外一些著名的商学院(如哈佛商学院)的导师为参照,希望以自己的专业精神来引领学生,期冀学生可以从老师身上感受到学术的精神魅力。
朱晓武还谈到了与学生相处过程中的一些感受与经历。当同学们遭遇挫折与困难向他求助倾诉的时候,他常常安慰他们: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并有足够的智慧区分二者的不同。在学生困惑的时候,他不会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是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供他们参考和借鉴。
最后朱晓武希望同学们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学术上,要多看书,无论何时,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他向我们推荐了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相信这本书对同学们解决人生的困惑是非常有作用的。
寓教于乐 教学相长
朱晓武是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的课程设计者之一。他告诉我们,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的设计过程参考了国外以及各大高校的一些课程,并经过了专家们的共同论证而成。由此可见朱晓武对教学的用心,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因此,模拟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模拟教学相当于同学们组建一个团队之后, 学生们都参与其中自己进行经营,从而在其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模拟教学对于授课老师来讲挑战更大,因为既要求老师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能力,又要对经济学管理学相关知识全面了解,所以这是一个综合性素质的考验。同时,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让老师始料未及的问题,这更加增加了这门课的难度。但是朱晓武认为在接受学生的问题时,他也能在思考中得到许多新的体会。
朱晓武谈到了法大学生给他的深刻印象。他提到,虽然法大的条件很有限,但是同学们对学习的热情让他十分感动。比如说有的同学在熄灯后在走廊或是水房继续钻研,这些行为都是他们的兴趣使然,都是自发的。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ASKWHAT YOU CAN DO,探寻意义
在聊学术的同时,朱晓武也讲到了许多人生的体悟与感受,让我们深受启发。
他以肯尼迪总统的一句话“ASK WHAT YOU CAN DO”为引,提出了“事在人为”的理念。他认为我们学校的地理位置并不是一个限制,主要还是不要有惰性思维。所以我们应该常常想:ASK WHAT YOU CAN DO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另外,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这样才会对所做的事情充满热情。虽然现在的学生心态多少有点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但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清楚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就需要同学们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今天的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某种技能,某一项专业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不可预测的变化的某种能力。朱晓武最希望的是我们的学生真正能够发自内心的去热爱自己所学的感兴趣的某件事,提升自己的精神能量,让自己的头脑清醒,在自己有意识的情况下做出一个有意义的选择。
最后,朱晓武说,在他心目中每一个学生都很优秀,都有自己的特点,他十分享受与同学们相处的每一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