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环境法律维权流动咨询活动西安站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   7-12   阅读:
T AAA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即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参加西部环境维权法律咨询宣传活动的志愿者们赶赴陕西省西安市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维权及环境法律宣传等活动。

一、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立法研讨

继在太原成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之后,“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西部之行活动小组于7月7号从太原赴西安开展活动。7月8日早上小组成员先后从北京和太原到达西安。未待休息,他们下午即联合西北政法学院法学研究所、环境法教研室召开了题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的小型学术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除中心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NRDC)的志愿者外,还有来自西北政法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从事环境法学教学和科研的专家学者,西安市环保局的环境行政执法人员,热衷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律师、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等的代表近30人。会议由西北政法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永宁教授主持、西北政法学院环境资源法教研室副主任张炳淳副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该校环境法教学及科研等情况。

中心马燕副教授向各位代表介绍了本次西部五省环境维权普法咨询宣传活动的计划、实施方式以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起草的基本情况。

NRDC项目负责人王立德博士随后介绍了NRDC组织成立及其宗旨。他还结合公众参与介绍了美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典型案例及其重要意义,并回答了与会者的相关提问。

之后,大家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一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修改建议。讨论持续一个多小时,场面十分热烈。李永宁教授就本法的概念界定,框架设置等问题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得到众多与会代表的赞同。田义文、陶信平、韩利琳、张炳淳、周一萍、高明侠等教授、副教授也围绕《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一稿)的主要内容,就我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内容、动力、权利义务以及现有立法的缺失等问题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当地NGO代表也就中国社区环保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下午5时30分,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帏幕。各院校的环境法专家、学者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一稿)的进一步修改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者们提供了一次更好的了解国内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立法情况的难得机会,而且将促进我国关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的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环保事业的公众参与,加快环保法制建设的进程。

二、环境维权宣传户县行

7月9日上午9时,中心西部之行志愿者与在西安临时招聘的志愿者一行12人在西安市环保局法规处戚岳汉处长和工作人员王宁的陪同下乘车赶往当天的活动地——西安市户县鼓楼广场。

十时许,当天的咨询活动在户县鼓楼广场正式拉开帷幕。户县是是西安市的郊区县,该县的百姓对中心的法律咨询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许多人围在咨询台前索取咨询材料,并认真填写“环境维权意识与环境法律需求”调查问卷。参与填写调查问卷的有小学生、有退休的老人、有农民、有工人,还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新闻工作者等各行业的群众。咨询活动持续了两个小时,回收问卷近200份,300多册维权手册也在其间发放一空。马燕副教授和张攀律师当场对百姓提出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耐心而热情的解答,对于需要中心给予进一步帮助的案件也作了详细的记录。

户县环保局郭耘局长和宣教科的同志们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郭耘局长更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全程参与活动。他认为,公民环境维权,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活动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西安日报》、《华商报》、户县电视台等媒体对活动作了跟踪报道。

活动于十二时左右结束。作为本次西部之行的第二次普法活动,本次活动继续了上次活动的热烈气氛。同时,因为本次活动在当地县级地区开展,环境法律进一步的走近了普通老百姓,特别是走近了广大农民兄弟,也更好地体现了中心本次系列活动“送法下乡”的宗旨。我们希望以后的征程更加顺利并取得更大成功。

三、走进基层环保局

7月10日上午,在西安市环保局的精心组织和西安市碑林区环保分局的支持协助下,中心志愿者马燕副教授、NRDC项目官员王立德博士及其助手、西北政法学院志愿者韩利琳副教授在西安市环保局法规处戚岳汉处长的陪同下与西安市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等环保分局的领导及基层环境行政执法人员就公民环境维权与环境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座谈。

座谈围绕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及行政执法中的困难和问题展开。大家普遍认为,公民依法维权的意识在近年有了较大的提高,投诉案件呈迅猛增长趋势。如西安市碑林区环保分局胡局长介绍,该区的公众环境投诉案件1998年仅有几十件,现在上升为每年千余件。投诉案件主要包括空调及餐饮业热污染、餐饮业的油烟污染、生活噪声污染等。大家认为环境行政执法面临许多困难。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有部分领域立法缺失,现有法律过于原则、不够科学,不同部门法之间存在冲突等。突出表现为环境违法行政罚款自由裁量的幅度过大,行政执法缺少操作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难,军队和地方环境保护立法之间不够协调等现象。而环境行政执法还存在的部门协调难,执法人员少、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也得到了大家的共鸣。最后,与会者一致认为要提高公众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提高环境行政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必须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增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同时,在环境行政管理和公民环境维权中还应当充分发挥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作用,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中的民主制度建设。

四、环境维权宣传长安行

7月11日早晨八点半,中心西部之行的志愿者和NRDC的志愿者、西安市环保局法规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一起赶往西安之行的最后一个目的地——西安市长安区。

九点,活动准时拉开帏幕。长安区环保分局对活动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协助。长安区环保分局杨宗茂副局长、综合科科长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也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刚开始就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几十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对中心的宣传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围在咨询台前认真填写了“环境维权意识与环境法律需求”调查问卷。此后,长安区的广大群众也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围在咨询台前索取咨询材料,认真填写调查问卷,并向马燕副教授咨询他们实际遇到的环境问题。马老师都给予了专业而耐心地解答。二个多小时内,共有几百名来自各行各业的群众参与了活动。中心为现场群众发放了200册维权手册,200支纪念笔,并完成了150份问卷调查。

活动于十一点半结束。它也标志着西安之行画上了圆满句号。西安站的四次活动意义重大,它在促进西安的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提高公众环境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坚信以后的征程会更加顺利和成功!

我们衷心地感谢全力支持我们开展咨询活动,积极帮助我们进行各项工作的西安市环保局、西安市户县环保局、碑林区环保分局、长安区环保分局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衷心地感谢积极参与我们在西安进行公民环境维权宣传活动的全体志愿者,感谢在烈日下认真填写问卷的所有参与者。我们愿意用我们不懈地努力为推动公民环境维权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期盼所有的公众都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我们一起撑起环境法治的风帆!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