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至20日,由国家汉办支持指导,中国政法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同承办的2018年“孔子新汉学计划——青年领袖”之“中美法律对比研究”项目先后在西安和北京两地进行。 5月14日至5月20日,来自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两位带队老师和21名在读法学博士(JD)在北京参加了我校安排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交流活动。
(访学团合影)
“新汉学计划”是国家汉办为促进世界各国青年深入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繁荣汉学研究,推进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增进中国与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关系而设立的项目计划。我校2018年首次参与承办“孔子新汉学计划——青年领袖”项目,为今后正式签约成为“孔子新汉学计划”项目试点合作院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美法律对比研究”项目包括课程学习、机构参访和文化交流三个部分。课程学习部分,我校刘飞教授、许身健教授、霍政欣教授和朱伟一教授分别主讲了“中国司法制度”、“中国的律师行业管理及其发展”、“海外文物追索的法律问题”和“中美法律比较” 课程。他们的精彩讲解激发了美国师生的兴趣与共鸣,双方在课堂上就相关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5月18日上午,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前校长Harvey Perlman教授和法学院副院长Eric Berger教授为我校来自法学院和民商经济法学院的二十余名学生就宪法、民事侵权行为、知识产权法等方面折射出的中美法律差异做了主题讲座。
在课程学习之外,我校安排了高规格的机构参访活动。美国师生先后访问了法大司法鉴定中心和法庭科学博物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乌利亚律师事务所、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法庭博物馆。此外,美国师生在北京期间还游览了长城、故宫、天坛、天安门、王府井、北海公园、鸟巢、水立方等历史文化景点,并观看了中国功夫表演。通过上述活动,美国师生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加深了对中国法律、社会、文化的了解,为他们今后投身于中美交流,特别是中美法律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参访法大司法鉴定中心和法庭科学博物馆)
在5月19日下午的总结会上,美国学生对在中国两周的活动进行了回顾总结,并与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孔子学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分享他们的见闻和感受。有的学生们感谢我校和西安交通大学的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有的学生们对我国在证据收集与保存、案件审理与结案等方面的高效率称赞不已;有的学生们阐述了他们所看到的中美之间在法律、政治、家庭、个人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对各自相关制度的优势和不足都给予了客观的评价。
学生们的总结会结束后,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王福平和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法学院副院长Eric Berger共同为21名学生颁发由国家汉办签发的结业证书。证书授予仪式及之后的欢送晚宴为同学们两周的学习和实践画上了圆满句号。